首 页 黑河时政 社会新闻 行业动态 文体新闻 边境旅贸 民生新闻 全市各地 俄罗斯信息 阅读俄罗斯
时空黑河 生态黑河 新闻纵深 新闻专题 黑河概览 国内要闻 国际热点 评 论 服 务 媒体看黑河
·阿联酋对中国公民开放落地签证  ·过期药品往哪扔?  ·三招防范出境游信用卡遭盗刷  ·今年9月1日起这些新规为你我解忧  ·国管公积金最新提取流程  ·不动产登记,你都知道哪些内容?  ·“微信旅游”需谨慎  ·警惕朋友圈这6个“坑”  ·家用液化气瓶有“三忌”  ·国家质检总局:几乎所有进口食品均有不符合我国标准情况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国内要闻 正文
报刊亭如何承载城市文脉
http://heihe.dbw.cn   2015-03-16 09:07:59
黑河日报手机报 权威的视角 丰富的内容
周一至周五 每天以彩信形式发送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编辑短信HHRB发送到10658333,根据提示回复Y即可。

  文化生活的“神经末梢”、社会生活的“情感驿站”,是重新定位报刊亭的关键

  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白岩松提交了有关“将报刊亭升级为城市报刊文化亭”的提案,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大力扶持报刊亭,拓宽其经营范围,打造成城市文化地标。无独有偶,孙步新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提出“应将报刊亭作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提前进行规划”。“留住报刊亭,留住城市文化之窗”,道出很多人的心声。

  在报刊亭买一份报纸、购一本杂志,是很多人的生活习惯。但近几年来,一些城市的报刊亭数量不断回落。“退路进店、还路于民”“影响市容、亟须整治”,一些城市的粗放式管理让报刊亭日显尴尬。而数字时代,人们阅读习惯、消费方式的转变,也对报刊亭的经营产生了巨大冲击。“往年白天折射着阳光,晚上有点点光芒的报刊亭已沦落到靠卖水、饮料、电话充值卡来勉力维持的境地……”有人曾如此描绘北京的报刊亭市场。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2年,全国仅邮政报刊亭就拆除了1万多个。

  而对于报刊亭经营者而言,很多也只是在勉强维持。“报刊亭工作辛苦,离不开人,一个人还守不过来。如果天天守着这个亭子,每月挣个2000多元,很少有人愿意干。”人民日报半年前刊登的上海一位报摊主的困惑,是当下许多报刊亭经营者的共同烦恼。考虑到家庭的未来,即便没有拆迁等外部因素,他们也可能会另谋生路。

  报刊亭让喧嚣的城市生活有了一种稳重的静谧。让报刊亭重新焕发往昔的活力,成为城市的精神风景和文化地标,是城市管理者的责任。

  其实,在很多城市,报刊亭的功能已不局限于单一的报刊售卖。它们更像是区域性的综合便民服务站,售卖文化产品之余,还经营着自行车打气、代缴水电费、免费代收快件、义务指路等多项便民服务。点缀在大街小巷的各种报刊亭,仿佛文化生活的“神经末梢”、社会生活的“情感驿站”,折射出社会的表情,传递着城市的温度。这样的功能,无疑也正是报刊亭“转型升级”,在城市生活中重新寻找自己定位的关键。

  城市之美,美在细节。小小报刊亭,要想办出文化味道、增加便民内涵,绝非清理摊位“多余”摆设、“改造”不合规外貌那么简单。便利市民生活需求、满足公众文化需求、促进报刊亭经营者收入提高、繁荣城市文化消费市场,都是民生问题,社会管理者理应多加考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发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作用。将报刊亭打造成传播城市文化、传递城市文明窗口的同时,实现便民、惠民、城市管理的多赢,或许可以成为报刊亭升级改造的一个发展方向。

  两会是个反映问题并促成问题解决的好契机。提案交了,媒体报了,相关部门能否重视起来,地方能否结合各自特点,拿出兼顾多方需求的规划、发展方案并尽快加以落实,体现的正是一个城市对待公共文化的温情与敬意、促进社会民生的智慧与决心。

 
作者:吕晓勋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安静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风景区两处景点为省首批乡村旅游示范点
·黑河市研究部署政法、组织、宣传思想文化、统战工作
·项目建设挺起城市脊梁
·我市加强核技术利用安全管理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