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03月04日讯 孙吴县孙吴镇北孙吴村是一个有147户农民的中小村屯,全村有耕地467公顷,平均每户耕地3.17公顷。2014年,全村耕地的95%以上都流转到了村里的合作社。土地流转后的农民生活如何?日前记者来到北孙吴村,踏访土地流转后的北孙吴村农民生活。
记者在孙吴镇党委副书记叶楠的陪同下,首先来到了北孙吴村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见到了合作社负责人、种田大户冯世刚。冯世刚介绍说,北孙吴村耕地分散,一家一户也就二三公顷耕地,以前村里农民主要种大豆,一公顷地也就能剩个3000左右块钱,差年头还不一定剩钱。特别是这点地把农民拴住了,什么也没精力干。为带领农民致富,2012年,冯世刚相继成立了种植和农机合作社,开始承包村里土地。
“2012年,我包了村里100公顷耕地,全都种了玉米。”冯世刚介绍说,“当年和农民签订的合同是,每公顷保底4000元,超过的45%归农民,剩余的55%归合作社,农民的粮优先卖给合作社。”
“头一年,收成不好,每公顷地也就纯收入4000多元,都分给农民了,合作社闹个白玩。”冯世刚介绍说,“但农民看到了地包出去的好处,纷纷把地包给了合作社。2013年,合作社包了400公顷,到2014年,全村耕地的95%以上都包给了合作社。”冯世刚又介绍说:“农民也从中受益,2013年大灾之年还分了6000元,去年得分7000元。”
“今年,合作社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和本村及邻村农民已签订承包合同的就有730多公顷,还要签200多公顷,这样会有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冯世刚还介绍说。
地包给了合作社,农民可以腾出身子,打打工了,种点蔬菜,搞搞副业了,农民的增收途径就多了。
陪同记者采访的北孙吴村刚刚当选上村支部书记的王亮介绍说,他家的3公顷耕地三年前就包给了冯世刚领头的合作社,第一年分到1.2万余元,第二年1.8万元,去年分红2万多元。地包出去了,腾出身子了,他就到村附近的爱俐华糖厂打工,冬季烧锅炉,其他时候干零活,每月工资3000元。再种点白菜,每年又收入一两万元。
在很多家的院子里,记者见到了很多蔬菜大棚。王亮告诉记者,村里很多农民都有种棚菜的习惯,县城里市场上卖的时令蔬菜很多都出自北孙吴村。特别是最近这几年地包出去了,种棚菜的人更多了,农民增收的路也更多了。
走在村里的水泥路上,记者发现,村子里空荡荡的,路上也没见到行人,村民家的烟筒也没有多少冒烟的。王亮告诉记者,地包出去了,村里出去打工的就有50多家,还有十余户到县里做买卖去了,还有在县里买房子的,搬到县里去了,不少村民都在县里过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