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黑河时政 社会新闻 行业动态 文体新闻 边境旅贸 民生新闻 全市各地 俄罗斯信息 阅读俄罗斯
时空黑河 生态黑河 新闻纵深 新闻专题 黑河概览 国内要闻 国际热点 评 论 服 务 媒体看黑河
·阿联酋对中国公民开放落地签证  ·过期药品往哪扔?  ·三招防范出境游信用卡遭盗刷  ·今年9月1日起这些新规为你我解忧  ·国管公积金最新提取流程  ·不动产登记,你都知道哪些内容?  ·“微信旅游”需谨慎  ·警惕朋友圈这6个“坑”  ·家用液化气瓶有“三忌”  ·国家质检总局:几乎所有进口食品均有不符合我国标准情况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时空黑河 正文
黑河寻古:上元节里诗情多
http://heihe.dbw.cn   2015-02-27 15:24:06
黑河日报手机报 权威的视角 丰富的内容
周一至周五 每天以彩信形式发送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编辑短信HHRB发送到10658333,根据提示回复Y即可。

  东北网黑河02月27日讯 瑷珲新城兴建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到今年已整整三百三十年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这里因地处边疆,人烟稀少,尤其寒冬时节,冰天万里,寒云不开,显得更加苍茫而又寂寥。只有每年正月十五上元节来临时,家家悬灯张彩,百姓倾城看灯官、扭秧歌、赏冰灯,才预示着漫长冬季走近尾声和春天的来临。

  在清代和民国期间,流人和流寓边塞的文人写下了大量的诗歌,记录了瑷珲等地上元节的盛况。

  最早写诗吟咏瑷珲上元节的是清初流人杨锡恒,他的《艾河元夕竹枝词》四首绝句,对瑷珲乃至整个黑龙江地区上元节风物民情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文学和史料价值。杨锡恒是江苏松江人,官内阁中书,曾随父杨瑄两次遣戍瑷珲。《艾河元夕竹枝词》写道:“绝塞寒云冻不开,全凭人事唤春回。儿童踏臂欢呼处,争看灯官上任来。赫赫前驱清道旗,青红皂隶两边随。朱标告示当街挂,新署头衔灯政司。倾城鼎沸闹秧歌,红粉新妆细马驮。不信使君真有妇,罗敷过处看人多。迎虎迎猫载圣经,祈年赛社岂无灵?由来戏事关农事,前队先迎五谷瓶。”这四首诗记录了灯官、秧歌、赛社等瑷珲地区特有的民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三百多年前黑龙江畔独特的风情画卷,也是我们今天组织并放大上元节民俗活动的重要依托。

  从诗中可以看出,上元节时最风光的人物要算灯官。清人方式济在《龙沙纪略》中说:“上元赛神,比户悬灯。岁前立灯官阄,屠侩名于神前。拈之锁印后,一方之事皆所主。文书可达将军,揭示有官假法真之语。细事扑罚,惟意出必鸣金,市声肃然。官亦避道,开印之前夕,乃自匿去。”由此可见,灯官是在春节放假前夕,在屠户等小买卖人中抓阄产生的,来负责节日期间的娱乐活动,有事直接向最高长官汇报,并可享受官老爷排场。但一到假期结束,就恢复了原来的身份。

  清代以来描写灯官的诗很多,方式济的父亲方登峄写过《灯官曲》,对灯官的威仪进行了细致描写:“官乘马,隶拥烛,马来不许行人触。昨日街头驵刽,今朝马上威仪肃。灯政司门字大书,放衙人迹奔如鹿。夜火南门三里红,行行虎侣声征逐。官何除目隶何司?将军令酿边关俗。月落灯残元夜过,不知官吏谁家宿。”方式济的儿子方观承在《卜魁竹枝词二十四首》中也有描写灯官的诗,他写道:“行人争说避灯官,叱咤声中法不宽。昨日街头呼驵刽,今朝马上肃衣冠。”并进行了注解,说“锁印后,阄屠刽名,立为灯官。揭示有官假法真之语,细事扑罚惟意。出必鸣金,市井肃然,至开印前夕止。”

  民国元年(1912年)到齐齐哈尔的报人魏毓兰也有《灯政司》诗,时间是乙卯元月,也就是民国四年(1915年)的正月十五。诗中有对炎凉世态的慨叹和对小人得志的嘲弄,他写道:“灯政司,来施施。满爵秩,汉官仪。匪今匪古君伊谁?貂褂毛外披,羽扇肘横挥。乘骑堂皇坐,法螺坐对吹。缨帽花翎珊瑚顶,长戈大钺飞虎旗。前有路鼓作雷吼,观众夹道相追随。后有如花之美眷,骏马雕鞍款款骑,万人空巷望颜色,一日踏遍城四陲。是何意态骄且贵,居然恣作福与威。皂隶呵声如饿虎,令下畴敢泰山移。有时掀髯还自笑,乐哉为官莫予违。气焰逼人炙手热,忆否身犹田舍儿?田舍儿,善戏嬉,下马农家子,上马灯政司。上马何贵下何贱,伸眉摇首振有辞。谓贱与贵争俄顷,白衣苍狗原非奇。君不见,市屠狗,无立锥,一朝运至金带围。又不见附翼虎,食肉飞,末路失势蝼蚁欺。造物弄人原戏耳,威权不用贵奚为?我闻此语为莞尔,世态炎凉诚如斯。叔季衣冠半优孟,现身说法胡可非。其人有似卖柑者,其言可作药石规。人间纷纷傀儡舞,上场终有下场时。袍笏登台孰非假,榜样当前知未知?吁嗟乎,灯政司。”

  瑷珲的元宵节还要扭秧歌,也就是前诗所说“倾城鼎沸闹秧歌”。康熙年间流人杨宾在《柳边纪略》中对东北人民的秧歌活动这样记载:“上元夜,好事者辄扮秧歌。”“秧歌者,以童子扮三四妇女,又三四人扮参军,各持尺许两圆木,戛击相对舞,而扮一持繖镫(伞灯)卖膏者为前导,傍以锣鼓和之,舞毕乃歌,歌毕乃舞,达旦乃已。”并在《上元曲》之三写道:“夜半村姑著绮罗,嘈嘈社鼓唱秧歌。汉家装束边关少,几队口儿簇拥过。”

  在上元节期间,人们还会就地取材,制作冰灯,方观承的《卜魁竹枝词二十首》中写道:“元宵佳节试新灯,姊妹街头笑语应。却是谁家翻样巧?老人星挂一条冰。”同治年间遣戍东北的张光藻在《龙江记事诗》中也写道:“元宵佳节兴堪乘,吹到江风冷不胜。明月渐高人未散,街前争看寿星灯。”

  节日的气氛要延续到正月十六。到了正月十六这天,女人们要到大江或大河沿,在冰上打滚脱晦气,俗称走百病。清初流人方拱乾在《河冰行》中写道:“满凤春望拔河戏,燕支影落冰河睡。女子联翩男子观,倾营穿镫摇鞭至。日高人散客来迟,冰床如马凌冰驶。掌大雪花接雪堆,耳寒酒热中流醉。旅况无端听睹新,感时抚地为欢易。长安今夜月盈街,千门环印婵娟臂。”杨宾的《上元曲》之五也写道:“销金罗帕粉花香,蟒幅齐肩锦绣装。百病年年行走惯,阿谁打滚到沙场。”我现在还记得,在我小时候每年的正月十六,全村人都打着灯笼,举家到村里的老井积冰的井沿旁“滚冰”,这应该是和走百病习俗一脉相承的。

  随着时代变迁和经济社会发展,瑷珲古城有些民俗活动已经渐行渐远,甚至消失在记忆深处,但前人留下的诗歌和传承下来的上元节等民俗活动,却让我们对这块土地上的先民充满敬意。因为历史也好、民俗也罢,都是薪火相传,由一代一代人的足迹和一个又一个故事演绎而来的。

正月十五秧歌队里的灯官。

 
作者:刘 城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吴岩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瑷珲上元节精彩纷呈
·第二届瑷珲上元节为百姓增添节日欢乐
·张灯结彩迎接“上元节”
·吉祥物“貂娃”和Logo将亮相瑷珲上元节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