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02月26日讯 2月21日,正月初三。张地营子村东的高地上,春风裹挟着雪花在飞扬,节日的红灯笼也不禁随之起舞。但画面中引人注目的主角却不是喜庆的红灯笼,而是眼前那一台台静默的、与小村似乎不太搭调的大型翻斗车,就是在年夜饭饭桌上热议最多的,也是这些“高冷”的家伙。这是张地营子村村民家年下新添的“成员”。
村民温东山去年承包了15公顷土地,响应农业结构调整政策,全部种了玉米,赶上了好年头儿,喜获了丰收。不成想调结构后玉米种植户骤增、玉米等粮食产量普增等原因,致使收割机及运输车辆收获期间供不应求。温东山说:“收割玉米需要提前约车,排到我已是几天后,去年遭遇了强降雪,收获一再延期,造成一定的损失。之前的运输车容量小,匹配不了增产的速度。购买了这台大型翻斗车,今年秋收肯定误不了农时,还能跑跑运输,多赚些钱。”
张地营子乡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张地营子乡围绕市、区的战略部署,不断优化种植结构,建设了霍尔沁村玉米示范园区、白石砬子村水稻示范园区、小新屯村水飞蓟高产攻关示范园区等,积聚了农业增收潜力,增产效果显著,近年来粮食总产呈增长态势。
原本跑客运的杨杰同样感受到了农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新机遇、新变化,果断地买了大型翻斗车。他说:“我们村的地块都不小,一到收获季亲朋好友自家的车都忙活不开,这回新买的翻斗车多则可拉20吨粮食,不光自家能借上力,还多项来钱道儿。”
杨杰的同乡姜磊去年拉青贮收益不错,闲时还跑运输收入可观,他告诉记者,年后同村还有很多人购车,越来越多的村民把目光投向了调结构变化下的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