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2月26日讯 全家旅行,过年方式更丰富了
黑河的高女士一家6口今年是在三亚过的年。“年前出发,初五才回来,所以基本上没怎么走亲戚。”高女士说,她和老公都是独生子女,两家的父母都在黑河离得很近,平时两家老人经常见面,今年春节全家人早早预订了去三亚的旅行团。
据了解,和高女士一样,选择春节期间外出旅游的人不在少数,有的三五天,多则10余天,假期基本上都在旅途中度过了。
私家车多了,走亲戚更方便了
“今年我走的亲戚比往年都要多。”老家在西岗子的李女士说。李女士去年底买了新车,老公成了“专职司机”,李女士自然是有了“说走就走”的潇洒。春节期间李女士不仅去了老家西岗子,连周边爱辉镇、大五家子的亲戚都去拜访了一下。“以前我回老家,都是坐出租车和火车,现在有了车,方便多了。”
“过年走亲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些仪式化的事情表面上看起来繁琐,其实是有道理的,一方面能够联络感情,表达对长辈、对亲友的关心,另一方面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认识亲友、学习一些基本礼仪规范的好时机。所以只要有机会,我还是会开车带孩子多和亲戚走动。”市民孙女士说。
笔者发现,春节期间路上的私家车明显要比平时多,不仅有家住城里的孩子开车回家看望父母亲友的,现在农村也有很多人家买了车,出门比以前方便多了。
亲朋相聚,也有小纠结
不过也有一些人对于“中国式走亲戚”有点纠结,年逾三十的小李无奈地说:“走亲戚我最怕的就是网上说的那种中国式关心。小时候,我眼中的过年是大餐+新衣服+压岁钱。但是现在,我们眼中的过年就是逼问、再逼问。结婚了吗?一个月挣多少钱啊?买车了吗?”小李说,亲友中已经有七八个晚辈小孩管他叫叔叔、舅舅了,过年聚会见了都得给压岁钱呐,自己连对象还没有呢,这些压岁钱啥时回头,也很纠结。
80后张女士父母亲兄弟姊妹众多,七大姑八大姨们见了面,话题都在他们这一代身上。她说,自从大学毕业以后,一到过年回家,不仅是父母催她找对象、结婚、生孩子,亲戚们也开始对她进行集中询问。好不容易结婚了,总该消停了吧?结果大家话题一转,开始催她生孩子了。
忙喝酒,整个假期晕乎乎
黑河的孙先生已在哈尔滨生活10余年,娶了媳妇,置办了房产,但是每年还是习惯回黑河过年。初一在家陪父母,初二以后要陆续去给几个姑姑、舅舅拜年。孙先生说,因为自己的媳妇是沈阳人,初三晚上又要马不停蹄赶到岳父母家,开始新一轮的拜年、聚餐。“媳妇家的亲戚都能喝,陪着陪着就把自己陪醉了。这边刚醒了酒,那边又要开始下一场了。”几天下来,孙先生感觉就是累,而且整天都晕乎乎的。
农村过节,年味气氛浓
“我今年是在农村父母家度过的,去年在城里过节,就是大家一起去饭店吃个饭、唱唱歌,今年在爱辉镇过年一下子感觉气氛不同了,农村的节日氛围要浓很多。”
梁宝龙的父母家在农村,他说,镇里每家每户都会张贴对联和福字,鞭炮从大年初一到初七,一直放个不停。春节这几天的时间里,每天都是去亲戚家串门,聊聊天,拉拉家常,感觉很温馨。
几乎没出门,拜年全靠打电话
“春节这几天,我基本上就是吃吃睡睡,没怎么出门,根本感觉不到过节的气氛。”宋金山说,由于自己平时工作比较忙,大年初二还要值班,所以难得的几天假期,他选择在家休息。“也没怎么走亲戚,都是通过电话拜年的。”宋金山说,小时候,每到春节,都期待着爸妈带着去走亲戚,和小伙伴玩耍;现在大了,小伙伴结婚的结婚,在外地工作的没回来,长时间不联系,感情淡了,即使在一起也没什么话讲,不如在家好好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