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01月20日讯 日子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交织中流淌,“民生”二字的分量也在流淌中日积月累、愈来愈重。走过长长的一年,你是否会觉得生活中的一些小期待都贴心的实现了?
2014年,爱辉区将涵盖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17项民生工作纳入到“温暖爱辉工程”,全力推进。现如今,一朵朵民生之花婷婷绽放,送来了喜悦,滋润了民心,让群众为一个又一个惊喜开心点赞。
穿透云层,营造彩虹就业季
“通过这个公益性岗位就业后,既学到不少知识,又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让我脚踏实地的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014年1月,通过“彩虹工程”实现就业的李莉心中盈满“彩虹”。
爱辉区劳动就业局通过“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就业服务月”、“彩虹工程”、“助残爱心工程”等活动,广泛发布就业信息,大力拓展就业渠道,积极帮助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家庭、零就业家庭、军人家属和无业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目前,全区累计新增就业261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01%。他们按市场需求开设了美甲、财会等十余项培训科目,有针对性地完成就业技能培训1174人次。1200人签订劳动合同,合同签订率达92%。发放1203万元微利小型企业无息贷款。区人社局和就业局还进行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类似问题,为381个创业者实现创业梦想。
共沐阳光,城乡教育共发展
走进西峰山学校,明亮的教室、乐器齐全的音体活动室、设施完善的多功能教室、干净的卫生室一一映入记者眼帘,焕然一新的教学楼里回荡着学生们琅琅的读书声,农村娃娃也享受到了与城里娃娃一样的优质教育。
爱辉区教育局从改善城乡学校办学环境着手,积极推进“温暖爱辉工程”,让城乡学生共沐温暖阳光。目前,四嘉子中学、西峰山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已完工投入使用;新建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职业学校实训楼项目已投入使用;完成第二中学塑胶跑道项目,新建塑胶面积5075平方米,草坪3500平方米;面积为390平方米的实验小学校史馆项目已完工。
夯实基础,群众看病更方便
看病离家近一点、医疗设施全一点、医院环境好一点……围绕着百姓关心的这些卫生医疗问题,爱辉区卫生局不断加大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条件。今年先后建成了罕达汽中心卫生院周转房项目,急救中心体系工程建设项目主体完工,加快推进精神病防治院和县级标准化医院建设项目,完善爱辉、张地营子中心卫生院辅助设施及业务用房建设,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民生火焰,点亮市民小幸福
一年时间中,伴随着“温暖爱辉工程”的扎实推进,一点点民生烛光在城市多个角落点亮,一束束民生火焰在城市四面八方升腾,传递了区委和区政府的温暖和情谊。
爱辉区物价局分别在联通社区、网通社区、鹿源春社区和热电社区设立4家平价果蔬商店,让平价果蔬走进社区,端上百姓餐桌;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市社保局爱辉分局对2013年末前退休的全区6275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进行调整,人均增资214元,增长15%;区民政部门自2014年10月1日起,调整爱辉区部分优抚对象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其中,各类优抚对象抚恤、定补提高20%,农村“三属”补助提高40%;落实新成立社区办公用房,完成人保财险等社区公益用房建设,实现精品社区全覆盖;公安技防措施向农村延伸,已于2014年9月下旬为外三道沟村、卡伦山村等40个村完成监控系统安装,让“天眼”延伸至村屯。
倾心倾力,雪中送炭寄深情
时间回到2014年的2月15日,爱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承诺,“将实施‘温暖爱辉工程’,办最贴近群众的民生实事。多做托底兜底的工作,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全力办好促进就业、发展教育、医疗服务、社会保障、精品社区建设等方面的17件民生实事,让群众真正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
风雪无阻民生情。实施“温暖爱辉工程”,为民办实事承诺一出,爱辉区政府就成立相关推进小组,细化方案、明确重点、逐一落实;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跟踪服务,尽最大努力为群众送温暖、送实惠;区督查室坚持每月汇总所有项目进展情况,梳理困难,剖析问题,提出对策,确保“温暖爱辉工程”的17件民生实事干一件成一件。
“‘温暖爱辉工程’是一份沉重的责任,我们将继续为群众办实事,还将在办事的过程中多听民声、多纳民意,只有这样才能把实事办得暖心、办得贴心。”爱辉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