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文化绽放时代光彩
——爱辉区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爱辉区深入挖掘非遗的文化内涵,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等方式,积极促进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包含的“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利用”“继承与发展”“弘扬与促进”“认知与共识”要素进行交融,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助力非遗文化绽放出更加迷人的时代光彩。
承载“烟火气息”
挖掘当代非遗文化价值
图为对中小学生进行非遗项目满族剪纸技艺教学
深挖非遗文化优秀精神质素,汲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营养,努力为爱辉发展注入更加强大的精神命脉。积极开展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进景区、进机关、进村屯”五进活动。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中俄边境城市展览、深圳文博会等文化交流项目,共有15个非遗项目、万余件产品参加展示。成功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非遗作品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研讨会和传承人技能培训班。探索“非遗+”新发展模式,助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鼓励非遗传承人走进旅游景区、历史文化乡镇、村屯社区单位,开展非遗产品展销和非遗体验,以“近距离”“进生活”来实现非遗多元融合发展,与当代文化价值同频共振。
紧跟“时尚前沿”
释放非遗文化多重魅力
夯实非遗传承人才之基,探索非遗技术创意之奇,坚持不懈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往”与“今来”的双向奔赴工作。常态化开展非遗项目制作技艺培训班,强化师带徒传承技艺,培养出国家、省、市、区四级非遗传承人70人,师带徒40余人,逐步形成非遗保护和传承老中青人才梯队建设。“活化”非遗文化传承,打造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交流之家,构建“非遗+直播+电商+网红带货”的新型发展模式,举办非遗直播节3场次,运用数字化手段赋予桦树皮制作、剪纸、哈尼卡制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更强大的表现力,将“观看”提升为“体验”,将“直播”转化为“变现”,累计观看人数近6万人次,完成订单156个,现场交易额4.5万元,创意赋能非遗文化新生,传承与赓续相得益彰。
传承“历史脉络”
保护非遗文化历久弥新
以“增意识、重培育、注传承、促发展”为探索路径,着力提升非遗文化的存在感、认同感和使命感。扎实推进非遗保护工作,构建以“深入挖掘非遗线索、精准维新非遗数据、竭力培育非遗传承”为三角框架的传统文化保护新模式,激活内在需求,建立人才信息库,完善70名非遗传承人档案构建。逐年突破非遗名录项目申报数据,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个、省级项目8个,市级项目9个,区级项目20个,国家级非遗旅游景区、省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省级鄂伦春族狍皮传承基地、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市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各1个,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2人,以及黑龙江省非遗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县(区),借助非遗传承之力,守护文化底蕴,持续扩充非遗保护与传承新维度。
铸牢“民族精神”
推动乡村精神文化建设
镶嵌式融入文明创建、乡村振兴、乡村传统文化等发展元素,强力助推乡风文明建设。高质量举办瑷珲上元节、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库木勒节、颁金节等重大传统节庆活动,年均参与人数2万人次。依托82个乡风文明试点村镇建设,举办非遗进乡村文艺演出2000余场次,百余名非遗传承人的能量汇聚,传承乡土文化,重塑乡风文明。制作推出“非遗过大年”系列活动,在各级主流媒体平台发布信息105条。省级项目满族民间剪纸传承人的“五牛送祝福·剪纸贺新春”新闻链接被新华社视点微博、新华社客户端等中省市级媒体平台相继转发。新生乡鄂伦春族《走进“山岭上的人”》成功入选中国光明网《可爱的中国》专题纪录片录制,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民族精神根脉,推动爱辉精神谱系枝繁叶茂,不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