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灯是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民间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冰天雪地、气温极低,黑龙江因为独特的地域优势,可以说是制作冰灯最早的地方。冰灯的出现,与黑龙江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紧密相连。人们用冰灯作为照明用具,制作方法简单。松嫩平原的马夫、渔夫为了在冬夜照明,用桶装水放置室外冻成冰坨,冰坨未冻实便取回屋内略微加热,桶与冰坨自然分离,拔出冰坨,凿开顶心,倒出中间未冻的水,使之成为中空的冰罩,再将油灯或蜡烛放入其中,用以照明,冰罩挡住了凛冽的寒风,黑夜里便有了不灭的灯盏,冰灯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帮手。后来,在节日期间,买不起纸质彩灯的穷苦人家,便开始利用所处可见的冰块来制作冰灯摆放在门外,用以照明或装饰。也有的人家,制作样式小巧的冰灯,穿上线绳让孩子们提着玩耍,用以增加节日气氛。这个时期的冰灯,大多是穷人制作使用,俗称“穷棒子灯”,制作粗糙简单,难登大雅之堂,这便是黑龙江冰灯艺术的雏形。
冰灯在东北地区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文献资料上可考的冰灯始见于明清之际。明朝嘉靖年间,诗人唐顺之曾作《元夕咏冰灯》:
正怜火树斗春妍,
忽见清辉映夜阑。
出海蛟珠犹带水,
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
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
来宵还得尽余欢。
可见在当时,制作冰灯以供元宵赏玩已渐成风俗。
黑龙江最早记载冰灯的文献见于清朝嘉庆年间的《黑龙江外记》,清人西清对卜奎(今齐齐哈尔)冰灯的展出情况记载道:“上元,城中张灯五夜,村落妇女来观剧者,车声彻夜不绝。有镂五六尺冰为寿星灯者,中燃双炬,望之如水晶人,此为难得。”清代以后,冰灯艺术传入京师。《燕京岁时记》记云:“市人之巧者,又复结冰为器,栽麦苗人物,华而不侈,朴而不俗,殊可观也。”
其实冰灯在南方一些地方也相继出现过。乾隆、嘉庆年间,四川诗人张问陶曾写过一首专门描写冰灯的诗,题名就叫《冰灯》,诗云:
黑夜有炎凉,冰灯吐焰长。
照来消热念,凿处漏寒光。
影湿星沉水,神清月里霜。
三冬足文史,底用探萤囊。
南京诗人金德荣在被谪戍新疆巴里坤时,在其古风长诗《巴里坤冰灯歌》中也咏叹道:
雪山高与天山接,上有万古不化雪。
朔风一夜结作冰,裁雪妙手搏为冰。
以矾入冰冰不化,以烛照冰光四射。
五里之内尽通明,半月能教天不夜。
元夕月轮照碧空,大千人入水晶宫。
嘉庆年间流戍到卜奎的朱履中在《龙江杂咏》写道:
元夜观灯走不停,村车轠轠也来经。
蛮童姹女哗声脆,争看玻璃老寿星。
为了争看元夜的灯火,人们忘记了疲劳,奔走不停。就连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的儿童和少女也来到城里观灯,争抢着观看老寿星冰灯。
到清朝中期,记载冰灯的文献变得更多,用于赏玩的冰灯造型也更趋复杂,人们开始将冰灯称为“琉璃灯”。清末之时,黑龙江地区的冰灯在造型上有了山原、楼阁、人物等内容,在功能上也从单一的照明工具转向了艺术欣赏。如诗人魏毓兰在《卜奎竹枝词》中描写道:
元宵佳节试新灯,姐妹街头笑语应。
却是谁家翻样巧,老人星挂一条冰。
随着清末战事渐起,人们的生活动荡加剧,20世纪初赏玩冰灯的习俗在大部分地方消失,唯有东北地区尤其是松花江流域的冰灯还尚存。这为冰灯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冰灯在制作上从简单的用模具浇冻而逐步采用天然冰,经过切割、造型、砌筑、安灯、雕刻、浇冻并配以灯光色彩而形成冰制艺术品;种类也从冰灯、冰花发展到冰雕、冰建筑、冰景致、冰盆景等多种形式。近年来,经过悉心研究探索,在设计、制作、布局和光、声、色等手法上都有新的创造,冰灯的艺术创作日臻完美。现代冰灯观赏虽美丽炫目,制作起来却并不简单,也受到气象条件和环境的严格限制,仍以东北地区为主,被人们称为“永不重复的童话”。
“此是塞外一奇景,凭虚幻出玲珑境。珠宫贝阙窈而深,不似蜃楼空现影。”冰灯技艺巧夺天工,与城市融汇,造就了流光溢彩的现代冰灯艺术,经久不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