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建立初期,黑龙江地区长期是当地土著民族栖息地,处于渔猎经济阶段,当时中原地区已是农耕经济时代,明显落后。《黑龙江外记》记载:“黑龙江土著部落,向以游猎为生,不娴耕种”,清统治者要求“务守满洲本习,不可稍有疑贰”,清军入关后致使关外人力缺乏耕地撂荒,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耕的发展。瑷珲地区人迹罕至、地广人稀,当地土著以渔猎为主,不善耕种,农业较为落后。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为了抗击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侵略,清廷派宁古塔副都统萨布素率领宁古塔官兵1000人到达额苏里屯田。同年秋,康熙令“派乌喇、宁古塔兵五六百人,打虎儿兵四五百人于来秋同家口发往。”(《清实录》卷112)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萨布素开始率领宁古塔、吉林、达斡尔兵2000人在江东旧瑷珲筑城屯田。为保证对俄作战时的军粮供应充足,萨布素有针对性地对黑龙江地区土地加以开发,实行开垦荒地、屯田戍边的农业政策,把种子、牲畜和农具等分发驻防官兵,拨给土地,令其一边戍守边防,一边开拓荒地进行耕种,做到防务耕种两不误,以求多打粮食,满足驻防官兵和家眷需要。因瑷珲官兵将往雅克萨征讨“罗刹”,康熙又发盛京兵500人代黑龙江兵守城种地。种地事宜遣户部大臣一员督理,并命令黑龙江屯田士兵多种早熟之品种——春麦及大麦。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户部奏“黑龙江(瑷珲)佐领鄂色等言耕牛倒毙已尽,农器亦有损坏”,为了保证屯田顺利进行,清廷派“理藩部官一员同马喇如数购买耕牛送往(黑龙江),农器令萨布素等营造。”(《清实录》卷119)同年,吉林至瑷珲驿站建成,壮丁授有官田,耕垦自给。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康熙又“差副都统马喇等往黑龙江(瑷珲)督理农务”,并对其说:“农事关系兵饷,须积贮充足。其在驿递人夫,亦令合力播种、屯田,尔等前往,务期农政修举,收获饶裕,年胜一年,懋者成功,以副朕意。”(《清实录》卷124)因屯田士兵中有很多“索伦、达呼尔(达斡尔)不谙农事”,清廷“特遣部院课其耕种”“因郎中博奇课耕有法”,庄稼获得丰收,博奇因此获得嘉奖。经过四年来的努力,黑龙江屯田初见成效,到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仅盛京官兵耕种黑龙江地就达1789垧(《钦定盛京通志》乾隆44年卷24)。雅克萨战争胜利后,官兵返回瑷珲,清朝政府为了达到永戍黑龙江的目的,将土地分给官兵及家属以充份地(也称之为旗地),雍正年间瑷珲旗地已有18009垧(《八旗通志》卷21),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发展到36961垧(《钦定盛京通志》乾隆44年卷38)。
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关于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等为报告当年兵丁人等耕地收成给康熙帝的题本》记载雅克萨战争期间:“镇守黑龙江等处地方将军臣萨布素等谨题,为题闻兵丁所耕粮食收成事。耕种时,派出兵丁三百,跟役三百,每翼各派监管耕种之委参领一员,每旗各派官一员,每扎兰各派领催一员,开垦田地一千五百垧。七月二十七日逢大霜,晚种之粮受霜无收。八旗共收获糜子、铃铛麦、荞麦四百九十五仓石五金斗。”清初在黑龙江中游地区屯田,对于赢得雅克萨战争的胜利乃至《尼布楚条约》签订后150多年边境相安无事,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瑷珲区域地处黑龙江中上游阶段,江河纵横,土质肥沃,气候适宜,发展农业生产有着天然的有利条件。清《瑷珲县志》中记载:瑷珲地区“地土膏腴,无旱乾水溢之虞,每垧年终获粮,较之江右各田,浮收一倍有奇”。清初,由于“站丁”“流人”大量移垦黑龙江,从内地带来“休耕”和“轮作”技术,改变了“岁易其地,待雨乃播”的原始粗耕方法,垧产由过去一二石增至“得粮四五石,多者七八石”。瑷珲区域农作物为一年一熟制。清朝,境内土地处于开发初期,农作物多为垄作,均以牛马木犁耕种,管理粗放,不施肥、少铲趟。为保持地力、减少草害,采取连作(3-5年)、撂荒、再开垦的耕作制度。轮作制度为秋伏荒-荞麦-糜子-小麦-燕麦-撂荒。
黑河地产粟(小米)、黍(大黄米)、大麦、小麦、荞麦、燕麦、稷(糜子)等作物,以粟为主。北方直名粟曰谷,脱壳则谓之小米。方式济《龙沙纪略·饮食》“而黑龙江各城屯田者多种麦类作物,较少种粟,唯瑷珲城有之。”黍,俗称大黄米,耐旱耐碱,适应土壤贫瘠的地方,清朝中叶种植地区较广,黑龙江地方也有栽植,《龙沙纪略》中记载瑷珲饭食有黍。稷,俗“呼糜子米,晚种早熟,边地尤宜”,最适宜新开荒地头茬种植,每垧均收三石以上,粟豆之类远不如之。西清《黑龙江外记》卷八“黑龙江土脉均宜稷,种植较多”。清中期东北人均耕地多,生产粗放,耕作不及时或为错开农忙季节,多种晚茬的稷子,新垦之田则普遍种稷。稗子,适宜低湿地区,《清太宗实录》卷31清太宗尝告谕臣民“树艺所宜,各因地利,卑湿者可种稗、稻、高粱”。清初期,瑷珲所产稗子米甘滑宜人,质量颇高,为岁供方物中的佳品。瑷珲城小麦最有名,“瑷珲麦面,甘香胜中上(中原),所产作饼松美”,是重要贡品之一。清咸丰八年(1858年)签订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之后,在国势日趋衰败的情况下,清政府逐渐废除了封禁政策,关内农民大量迁至黑龙江,土地得到开发,先进的农业技术得到传播。加之天气变暖,玉米、水稻、黄豆、黑豆、芸豆、豌豆、小豆等作物先后传入,粮食产量有一定提高。据资料记载,清末瑷珲地区,小麦平均亩产50公斤左右,大麦、燕麦亩产75公斤,玉米亩产30公斤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