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族居住区出现学校的最早时间是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据《清世祖实录》记载,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奏请:“墨尔根地方两翼,应各立学,设教官一员。新满洲诸佐领之下,每岁各选幼童一名,教习书义”。“新满洲”包括鄂伦春族在内,在墨尔根始设学校。《黑龙江述略》记载,此后又陆续在齐齐哈尔、呼兰、墨尔根、黑龙江四城各设一所学校,并“均设满学官一员;有同额缺,凡八旗子弟愿入学者,由各旗协领保送,习清文骑射。”清朝初年清政府将鄂伦春编为五路八旗十六佐,每年有16名儿童入学,学生只能学习满语,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瑷珲、黑河、墨尔根等地始设新学堂,允许鄂伦春族子弟就近入学。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毕拉尔路协领庆山着手创办毕拉尔路蒙养小学堂,并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2月开学,校址设在毕拉尔路协领公署所在地车陆屯(今逊克县车陆乡),有学生20人,由省分三年拨教育经费白银1000两。此校为黑河地区内最早的鄂伦春族小学校,经费用尽于民国二年(1913年)停办。鄂伦春族儿童入学者甚少,直到清朝末年,“沿边各地及鄂伦春、打虎儿诸旗,非惟通悉汉文者,百不得一,既稍识之,无能道汉语者,亦十无二三。”
民国时期,北洋军阀政府为防止沙皇俄国对鄂伦春族的利诱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对鄂伦春族的“赤化”,提出了要使鄂伦春族“坚心内向,以固边疆”的口号,并推行“弃猎归农”政策,使之逐渐向农业经济过渡,“否则将随狍鹿而俱灭”。但在劝农过程中人们发现,尽管费尽心力,“究于种地之关系仍属茫然”,大部分鄂伦春族人仍沉溺于落后的生产方式。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解决的根本途径在于开启民智,加速鄂伦春族的进化。呼玛县知事谈绶熙、漠河县知事陶宗奇在《关于同化鄂族办法节略呈》中提到,“今欲根本改进,唯有发款迅添学校,俾该处青年咸受适当教育,了解国家种族之真意及人民应有之生活,自能排除旧习,从事于新习俗之营求,而求根本之进化焉”。民国初年的黑龙江省长朱庆澜、孙烈臣十分重视鄂伦春教育现状。他们先后派学务委员邹召棠考察鄂伦春教育情形,并清醒地意识到,只有对鄂伦春子弟实施新式教育,“庶鄂伦春数千年之野蛮,可渐进于文化,人人具有国家思想,则边境可无患矣”。一些有识之士将“振兴鄂民学校”与“事关国防大计”联系在一起,重视边疆少数民族教育。
在鄂伦春地区兴办新式学校被纳入日程,使新兴的鄂伦春族学校教育得以相对迅速的发展。清末民国时期鄂伦春族分为四路,其中库玛尔路、毕拉尔路、阿里多布库尔路属于黑龙江省管辖。1912年,黑龙江省决定在每路都创立一所省立的鄂伦春小学。经过广泛的调查和反复论证之后,定于呼玛、爱辉、嫩江三县各设一所鄂伦春初等小学。1915年7月,省立第一鄂伦春小学成立,因招生困难从呼玛移至爱辉县宏户图屯(今锦河农场新华林场附近),归库玛尔路鄂伦春协领公署管辖,校长为边瑾。在207名8岁-15岁的适龄儿童中招收了30名,由于库玛尔路喀尔通屯(今嫩江市县城东北)和迈海屯等地的鄂伦春人,距宏户图屯省立第一鄂伦春学校太远,还有17名学生加入了省立第三鄂伦春学校。
省立第二鄂伦春学校成立于1914年7月,归属毕拉尔路,校址原拟定设在瑷珲城,为便利学生入学,后改设于鄂伦春聚居区毕拉尔路的车陆,共计招收了32名学生。
省立第三鄂伦春学校成立于1914年1月,隶属阿里多布库尔路,校址设在嫩江,额定学生30人。由于嫩江县城距鄂伦春族的聚居区甚远,鄂伦春人多次要求将校址迁到人口较为集中的喀尔通屯,但一直没有得到黑龙江省政府的允诺。
经过几年努力,至1920年,鄂伦春族学校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3所公立初级小学基础上,又设立了高级小学,从而在鄂伦春族学校教育中达到了完全小学的水平。
1920年1月在原省立第三鄂伦春学校基础上改建具有高、初两级的小学,即省立第一鄂伦春小学。1921年在瑷珲城新建省立第二鄂伦春小学。1920年,在筹集了一部分教学经费后,又成立了3所公立国民学校,即库玛尔路的喀尔通屯的公立第一鄂伦春国民学校;在迈海屯设立的公立第二鄂伦春国民学校;在阿里多布库尔路设立的公立第三鄂伦春国民学校。
世代散居在崇山峻岭中的鄂伦春族儿童接受到了教育,程度不同地学习了汉语、语文、算术、历史、地理、音乐等知识,在有语言而无文字的鄂伦春族历史上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至1922年,鄂伦春族有了自己的高小毕业生,这对于社会发展缓慢、生活不稳定的游牧民族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7所学校从创办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培养了许多从事鄂伦春社会文化工作的毕业生,有的担任了佐领、骁骑校,有的到矿区工作,还有的参军。民国初期出现鄂伦春族学校教育是在边疆危机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以巩固边防、同化鄂伦春族人为目的,但鄂伦春族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新式的文化教育,促进了鄂伦春族文明的发展。
1932年6月至1933年1月,黑河地区所属各县相继陷落。1933年1月25日,日军占领黑河,鄂伦春族同黑河地区其他民族一样遭受侵华日军的蹂躏,蓬勃发展的鄂伦春族教育被扼杀了,直至东北解放前,没有再度出现民国初年的办学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