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内要闻 黑河时政 社会新闻 民生新闻 行业动态 新闻专题
边境旅贸 文体新闻 全市各地 生态黑河 时空黑河 市长热线 评 论
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保持使用公勺公筷、不聚集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吃生冷食物。 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 监督就是爱护,公开就是倡廉。 心不贪,利不沾,非法集资莫靠边。 远离非法集资,拒绝高利诱惑。 全民动员,同筑禁毒防线,人人参与,共建和谐社会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黑河新闻网  >  时空黑河
古驿“黄金之路”兴衰始末
//heihe.dbw.cn  2022-11-24 09:44:31

  在黑龙江省的最北方,曾有一条蜿蜒千里的“黄金之路”,虽不能与曾经的东北纵贯数省直达京师的“北路驿道”、西部贯穿欧亚的“丝绸之路”、南方远及印缅的“茶马古道”一样为人所熟知,但也在历史上留下颇为浓重的一笔。

黑河砂金历史陈列馆外景

  这条驿路是19世纪90年代,清政府在吉林候补道李金镛驱逐俄、德、日等国金匪后,清廷在原雅克萨战争“奏捷之驿”基础上重新辟建的。因驿路是以运送黄金为主要用途,故称“黄金之路”。

  “黄金之路”以古墨尔根(今嫩江市)为起点,一路向北至漠河洛古河口,分别为头站(古墨尔根)、二站、三站……直至三十三站。这些昔日的古驿站串起了历史上著名的“黄金之路”。

  19世纪80年代鄂伦春猎民在漠河南60余里的老沟发现金矿,一些俄国逃犯、退役军官、奸商听闻消息,纷纷偷渡到老沟盗采黄金,这些金匪以老沟河畔“百万街”为中心构筑巢穴,至1884年“俄人在漠河山内召集中俄4000人,大事工作造屋室700余间,立窑500余所”(徐宗亮《黑龙江卷四》)。老沟一带出现150余家店铺,除面包店、酒店、百货店外,陆续兴建起旅店、浴池、娱乐场、赌场、音乐厅等,一些怀揣着淘金梦的人纷至沓来。

  史载,仅以1883年至1884年两年计,金匪盗采黄金达21.9万两。漠河金矿人数最多时达1.5万人,其中俄人近万,其余为中、朝、日、德、美等国人。俄采金头目谢列特金主持成立所谓的“采金事务所”,并自封所长,非法制定、颁布管理金矿的“规章”“制度”,期间组建了150余人的护矿队。

  1884年,驻齐齐哈尔黑龙江将军文绪得悉俄人在漠河境内老沟盗采黄金之事,一边紧急上奏清廷,一边派员到漠河和谢列特金交涉。几经交涉,俄人却置若罔闻。1886年1月,黑龙江将军派数百兵丁到老沟打击金匪。期间,清军兵分四路,分进合围,俄人见清军来势强大,未敢反抗。清军遂把俄人313人押解出山,交俄站官接收。

  为更好地打击金匪和管理采金事宜,清廷于1887年下旨,由北洋大臣李鸿章和黑龙江将军恭堂共同筹划漠河金矿开采事宜。清廷依据恭堂“自应及时开采,以杜外人觊觎”建议,急调吉林候补道李金镛主持办理金矿事务。同年4月,李金镛由吉林至黑龙江齐齐哈尔,与黑龙江将军恭堂商议筹办金矿事宜。为掌握漠河金矿第一手材料,李金镛取道墨尔根(今嫩江城),沿康熙年间雅克萨之战时所辟“奏捷之驿”旧痕及鄂伦春猎人羊肠小道,或骑马或步行到达漠河,先后历时5个月。《清史列传》称其“僻远无人,披荆斩棘于万山中”。是年9月,李金镛又从漠河出发,从水路顺黑龙江而下抵达黑龙江畔的瑷珲城,之后沿北路驿道(历史上称爱辉至吉林乌拉为北路驿道)线路,从头站(今爱辉区瑷珲镇)、二站(今爱辉区二站乡)、三站、四站(今嫩江市塔溪乡)、五站(今嫩江市科洛镇)抵达墨尔根(也称六站,今嫩江市嫩江镇)修整后,返至省城齐齐哈尔,向黑龙江将军恭堂汇报勘查情况,随后赴京师向清北洋大臣李鸿章报告详情。

黑河砂金历史陈列馆内景

  1888年10月,李金镛带领清政府派出的500名兵丁和部分充军“犯人”,抵达黑龙江省城齐齐哈尔。黑龙江将军恭堂派鄂伦春佐领台吉善,带领鄂伦春兵马20骑作为向导。李金镛又经墨尔根城(今嫩江市)一路向北,深入到漠河进行勘查,取得了第一手宝贵资料。

  1889年1月,李金镛在漠河主持成立金矿局并任总办,开中国官督商办金矿之先河,他也因此成为我国“兴利实边”“黄金之路辟路人”。金矿局的开办和大量黄金的开采,使李金镛和清廷当局深感漠河地处边陲,生产和运输同等重要,尽早修建驿道已是一件十分紧迫的事情。

  为更好地开采和运送黄金等主要物资,清政府于1894年终于下定决心,决定以李金镛勘查资料为依据,迅速开辟从墨尔根至漠河间的驿道。清政府之所以奏捷之驿为基础重开驿路,是通过李金镛水陆勘查对比,得出由齐齐哈尔经墨尔根山路至漠河约2300里,比沿北路驿道,至瑷珲后再改水路至漠河600余里。这不仅可以极大地缩短路程、节省时间,更重要的是减少了运输成本。实践证明,李金镛提出开辟陆路运输黄金的结论和选择是科学正确的。同时,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力开发黑龙江省北部,建设“新时代黄金之路”——嫩漠公路作出了特有的历史贡献。

  驿道以墨尔根为起点至额木尔河口共25站,并延伸至漠河、老沟,新建6个驿站;后增加2站至额尔古纳河东南岸西口子方向八道卡,共33站,约2000余里。文献对当年李金镛率兵重开驿道进行了实录,“盖丛山曲洞,间以窝集,别无蹊径可循,大木环蔽天日,号称树海,力伐亦无出路,兼系诸部落采捕游猎之场,烈而焚之,势多窒碍”。

  墨尔根至漠河2000余里的驿道,平均60里设一站,站于站间50里,或70里左右不等,共设33站。墨尔根城所在驿站仍为头站,依次一路向北为二站、三站、四站、五站……漠河是三十站,老沟金矿是三十一站。因与漠河相距200余里,位于额尔古纳河下游右岸的西口子亦产黄金,故又从老沟向西延设了两站,即三十二站和三十三站。

  为更好地开发和使用这条驿道,清光绪帝曾下旨“拨旗守营练军二三千人从事开道”。随着官方及民间对驿道的重视和不断开发,驿道上的站房、驿马和站丁配备进一步完善,驿道也成为正式官道,逐渐被人们所知。可以说,奏捷之驿的重新开辟、黄金之路的建设,为晚清开发边疆金矿、充实大清国库、保卫边疆和推动黑龙江省采金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至清朝末年,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加深。由于1900年义和团运动时期沙俄军队对漠河的侵占以及日本帝国主义对漠河金矿资源的掠夺和破坏,以漠河金矿为主体的黑龙江采金业遭到了严重破坏,老沟金矿最终摆脱不了被关闭的命运。一些怀揣着梦想的淘金工人纷纷离开老沟,黄金之路因此失去了作用和往日风采,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黑河砂金历史陈列馆陈列

  随着历史的变迁,这条古驿道被赋予了崭新的活力。三百年间古道成坦途,古驿黄金之路如今早已成为黑龙江省最北嫩漠公路的一部分,又重新放射出了它夺目的金光,继续在新时代改革开放大潮中为国家和边疆建设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作者:智守民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梁陶陶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更多>>
· 漫话桦树
· 雍正时期黑龙江将军衙署复迁瑷珲之议
· 古城墨尔根纪事(三)
· 革命理想高于天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
Copyright©2002-2006 HEIH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黑龙江东北网络台 中共黑河市委宣传部 黑河日报社 主办
黑河新闻网联系方式:0456-8223257 QQ:2730088696 E-mail: tym4673@126.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56-8223216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