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郭驻守之况
墨尔根因其地处紧要,故《盛京通志》称其为“北负群山、南临沃野、江河襟带、上下要枢”。军事防御和驿道中枢,为该城主要功能。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墨尔根建城之初,城内设守尉1人,有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兵480人守城。设官庄15座,每庄配领催1人、壮丁10人、耕牛10头,每丁年上交细粮22石。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增设佐领19人、骁骑校16人、领催90人。调入披甲180人、铁匠15人、马匠15人和鸟枪匠1人。8月雅克萨战争结束后,一部清军撤防驻墨尔根城。翌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缔结,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均为中国领土。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由黑龙江城移驻墨尔根城,建将军衙门。有满洲八旗兵500人、达斡尔族兵420人驻守。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因墨尔根居瑷珲和齐齐哈尔“两镇间,首尾易制”,经将军萨布素奏请,黑龙江将军自黑龙江城移驻墨尔根,建造衙署,大堂五间,司房十二间。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复设墨尔根副都统衙门,马喀礼任副都统。
雍正五年(1727年)7月,设汉军佐领2人,增拨汉军兵100人、战船6只、江船4只、渡船1只,增拨领催1人,水手43人。官兵开始定期训练。刀光剑影过后,黑龙江边境墨尔根广大地区获得了较长时间的安宁。
雍正六年(1728年)墨尔根副都统衙门建贮备银库4间,在城北建器物库8间、看船坊1处,在城内建炮局5间。雍正十一年(1733年)在城内建军器楼、兵司、工司各2间。建关帝庙1座,内设钟鼓楼、戏楼,庙后设菩萨殿、三官殿、娘娘殿。
雍正十二年(1734年)设屯官1人,管理境内官庄。乾隆二年(1737年)增设官庄11座,在官兵中挑选善农耕者110人,携家屯垦,并在城外东南方建先农坛,用于祈祷丰年。
乾隆八年(1743年),重修墨尔根城。乾隆二十年(1755年)墨尔根城建户、兵、刑、工四司和档案房各1间。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在墨尔根城内北关建观音阁。
道光十三年(1833年)9月16日,墨尔根修缮木城和关帝庙。道光十六年(1836年),在墨尔根城内关帝庙东建文昌阁。这是墨尔根官员重视教育的一重要举措。
道光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1844年-1846年),对年久未修的墨尔根城和衙署再一次重修。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10月11日,因江势南移,江水泛滥,每侵街市,墨尔根城南徙3里,城郭增至10里。
同治二年(1863年)在墨尔根城北5公里外的博霍佗山建五神寺。同治九年(1870年)在墨尔根城南门外建万寿宫。光绪七年(1881年)墨尔根城内建文庙。
光绪八年(1882年)为收抚鄂伦春部族,在墨尔根境内建兴安城(今塔溪乡兴安城村西一公里处),置副都统衔总管。增设马步练军,墨尔根城200人,兴安城250人。
光绪十三年(1887年)墨尔根内城木墙改为砖墙。在城内北关建大佛寺。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因收抚鄂伦春族兵丁无效,裁撤兴安城总管,该城废弃。
随着清王朝的没落,外敌的入侵,墨尔根古城也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