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朝康熙年间瑷珲建城后,随着清军戍边官兵的进驻,瑷珲便有了从事理发行业的剃头匠。
过去,剃头匠都是走街串巷,走到哪也不用吆喝,靠着一种名叫“唤头”的响器招揽生意。这种一尺多长、状似镊子的铁制响器,底部是手持铁把,往上焊接两片相连的扁铁,扁铁顶端收拢留有很小的间隙。使用时,用一根铁棒从两片扁铁中间插入,由下至上从顶端的间隙快速抽出,便会发出带有震颤、辨识度高、余音悠长的独特声音“呛啷……呛啷……”人们就知道剃头匠来了。
剃头匠通常用的工具主要有剃刀、磨刀布、推子等。这些工具都被放在剃头挑子里。剃头挑子虽然轻便,一人肩挑就走,但功能非常齐全。挑子一头是剃头凳,凳腿间一般夹置三层抽屉,分别放钱和各类剃头的工具;另外一头挑着有小火炉和铜盆的三足圆笼,圆笼上还延伸出一根挂有毛巾、磨刀布的杆子。
手艺好的剃头匠讲究掌握梳、编、剃、刮、捏、拿、捶、按、掏、剪、剔、染、接、活、舒、补十六种技能,除了剃头外,还会提供梳头、编辫、刮脸、掏耳朵、剪鼻毛、清眼、染发、接骨、按摩等服务。俄国人马克在《黑龙江旅行记》中,对他所见的瑷珲剃头匠剃头的整个流程做了详细地描述,为我们再现了一个生动的情景:理发师先用各种梳子和刷子把一个官员的辫子梳开,然后用干净的温水把他的头浸湿,接着开始剃头。满洲的剃刀形似小斧,镶在木把上,理发师用得相当得心应手。后来他开始刮长在耳朵外部的汗毛,把耳朵翻过来倒过去,一根汗毛也不留。然后理发师用毛刷把主顾的脸整个弄湿,用剃刀在鼻子、嘴唇、脸颊、胡须和前额上刮起来。刮完脸后,开始给官员编辫子,在辫梢编进一束黑丝,使辫子加长。事情到此并不算完,他从挂在腰间的小袋子里掏出十五六件挖耳勺、小刀、探耳刷、小剪子以及其他各式各样奇形怪状的工具。所有这些家什立刻在理发师的手里飞舞起来,收拾着官员脸上的各个部位,连耳孔也没放过。理发师把这些工具装到袋子里,开始用双手使劲按摩主顾的前额,给他揉眼睛,把他的鼻子扭歪又扶正,由于用力按表皮,鼻梁上甚至出现了血印。每一个理发师都一定要在鼻梁上按摩出这种血印,不然就会失去声望。做完这些后,理发师开始给官员捶背揉骨。最后,理发师用手掌朝主顾的后脑勺用力一拍,结束了整个理发过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清朝末期剃头匠们也联合起来开办了理发馆,开始告别走街串巷的时代。到1910年,瑷珲、黑河两地开办的理发馆已有10家,主要以男士理分头和平头为主。1924年,仅外国人在黑河开办的理发馆就有4家,受外来文化影响,人们开始更多关注和追求发型样式,一些进步、时尚女性也走进理发馆做发型,走街串巷的剃头匠越来越少,逐渐隐入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