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黑河市区西兴路往南岗方向走,在上坡处马路东侧有一片很大的院子,院子里面有红黄灰色相间的楼房、平房、仓库、车库和汽车修理车间,这就是曾经的黑河物资大院,如今这些老建筑物仍然矗立。经走访原黑河地区物资局副局长陈玉绵和爱辉县物资科、黑河市物资局老领导以及下属企业的一部分老职工,还原了黑河南岗物资大院这段历史。
明确物资管理体制
早在1953年,全国开始实行物资计划分配制度。黑河地区由计委办公室负责全区统配部管物资的申请、分配。1956年初,黑河工业主管部门先后建立了供销机构,主要物资分行业按隶属关系直接供应。1958年3月,成立了黑河专署工矿管理局供销经营部,统管全区的工业部门物资采购和供应。在哈尔滨设立办事处,负责物资采购调运工作。同年10月,黑河专署物资局对外正式办公,负责全区统配和部管物资的申请、分配、订货、调运和供应。在哈尔滨市设立办事处,在嫩江县建立物资转运站。爱辉县物资科也在此时成立,与地区物资局在一起办公。1959年,国家进行机构改革后,物资部门撤销,物资业务归专署计委物资科承担。专署各工业主管部门的供销机构先后建立,并恢复了物资供应工作。1961年,地区物资局恢复,并接收了专署工业局、交通局、建设局的供销机构及其人、财、物。局内设立了秘书科、综合科、财务科、业务科,扩建了仓库。同期,县一级恢复了物资科。1962年5月,遵照中央指示精神,物资部门实行垂直领导,地区物资局由省领导。1964年10月,在中央“合并地、市在同一城市的供应机构”的指示下,将爱辉县物资科并入专署物资局。同时,各县物资科对地区实行报账制。黑河专署物资局又称黑河地区物资综合供应公司,政企合一,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全区物资部门自上而下实行人权、物权、财权三项垂直的管理体制。1965年9月,设北安供应站,负责全区的物资转运工作。期间,地区各县物资部门按“统一计划、综合平衡、条块结合、分级管理”的原则,加强了统配、部管、省管物资的管理。对3类物资开展四代一调(代购、代销、代加工、代托运和物资调剂)业务。全区物资工作初步形成了物资部门统一供销体系。
1966年开始,物资工作受到影响,全区大多数的物资机构被撤并或降格。1969年10月,地区物资公司搬至北安,其他县物资机构陆续撤并、人员流散、物资部门三垂直的体制被破坏,物资流通陷入无政府状态。1970年,国家又一次对物资体制进行了改革,部分物资仍为统配部管物资,种类比1965年减少三分之二,为217种;分配办法亦作变动,即“在国家统一计划下实行地区平衡差额调拨、品种调剂、保证上交”。1973年,恢复物资局建制。1974年,在木材科的基础上,组建了黑河地区木材公司。1975年,成立物资汽车队、生产资料服务公司等。
1976年后,经过经济整顿,国家统一分配的物资增加(统配210种、部管581种)。1977年,地区成立了金属材料公司、机电设备公司、化轻建材公司。全区各县(市)也陆续建立了实体性公司。1978年,商业部门的燃料公司归属物资部门。期间,全区物资供应部门对钢材等金属材料实行材料核销、燃料实行凭证定量供应、轮胎统一翻新按需核实供应、木材统一加工成品供应等办法,并对生产建设大宗物资实行送货到门。1980年,机关与企业分开,爱辉县物资科改为物资局,下设金属、化建、机电、木材、燃料五大专业公司,经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建材、机械、木材、燃料等九类160多种物资商品。1983年,全系统共有职工106人,固定资产为84.5万元。1985年,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成立了黑河地区物资贸易中心。1989年,改称为黑河地区物资综合公司,定为中型Ⅱ级企业。1990年7月24日,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中信集团)的物资公司与地区物资综合公司联营,改称为中信黑河物资贸易公司,为中型I级企业。同年底,黑河地区钢材市场开业,为专门经营计划外钢材的交易场所。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由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计划内的统配、部管物资逐年减少,1991年11月,为适应这一变化的形势,地区物资机构进行了调整,撤销物资综合公司,成立地区物资总公司及所属8个专业公司。地区物资总公司是一级法人企业,定为中型I级,与行署物资局合署办公。1992年,国家统配、部管物资已降至9种,比1985年减少了333种。同年,按国家颁布的《全民所有制企业转换机制条例》,将主管部门对企业内部的人事调配用工权、企业内部分配奖惩权、物资定价权、经营管理方式和购销活动等权力全部放给了企业。2001年,已改为黑河市的物资局和所属企业在完成改制后撤销机构,并入市商务局。
1996年政府机构改革,将爱辉区物资局改为物资总公司(代政府行使管理职能),下属8个公司,自主经营。但经济效益逐年下滑,工人开不出工资,不得不进行分流。到了1998年国家出台再就业政策,区劳动就业局在木材公司进行试点,每人每月按198元开支。其他企业除安排少量人员守摊外,一律停业自谋出路。2000年以后,按照党和国家总体安排部署,物资系统企业全部改制,国有资产经过评估后作价出售给个人经营。2005年,国家实行并轨政策,将工人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问题。区物资局10名留守人员在2019年春政府机构改革时并入区工信局。至此,物资系统彻底消失。
加强物资计划与供应
首先是进行计划物资。黑河地区的物资计划分为统配、部管、省管3类。在上世纪50年代,3类物资主要通过商业环节和自然形成的流通渠道进行产需衔接。国家为了保证各类物资的配套供应,从1962年9月开始加强了管理。主要方法是各级物资部门内设3类物资管理机构,由物资部门组织产需衔接。1981年后停止了管理工作,这部分物资全部进入市场自由购销。
在分配计划中,对农业和农业机械、轻工、机械制造、生产维修、预算内基本建设的物资,按产品、按项目实行“戴帽”下达的办法,保证需要。
1959年-1992年,国家分配地区的主要物资数量增长幅度很大。1992年与1959年相比,钢材增长8.4倍,木材增长8.6倍,煤炭增长8.9倍,水泥增长17.5倍,汽车增长11.3倍。
由于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国家指令性计划分配的物资从品种到数量都逐年减少。市场经济日趋活跃,主要物资的供应市场调节比重越来越大。1992年,计划分配部分占总供应量的25%。其中,木材占13%,水泥仅占9.4%。有些重要物资已取消了指令性计划。
其次是全力保障物资供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物资供应主要形式是大宗物资直达企业,零星物资通过三级物资部门(即省、地、县)下拨给用户。1969年,黑河地区的物资部门在供应实践中创造出了新的物资供应方法:一是按分配指标多批次供应。二是废钢铁定点供应。三是燃料统一管理,凭证定量供应。四是有色金属凭票供应。五是硬质合金按经济区划就地就近、按需核实供应。六是金属材料实行核销供应。即“先进行预拨,后按计划供应,中间检查,年末核销。”此办法受到国家和省的重视,在黑河召开了现场会,向全国同行介绍了做法,1970年,全区煤炭销售41.11万吨,钢材销售2320吨。到1977年,煤炭销售增至50.24万吨,钢材销售增至4366吨,分别比1970年增长22.21%、88.19%。销售额由1970年的2334.5万元增至3173.6万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物资供应工作在理论上突破了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束缚。在实践上搞活流通,发展生产资料市场。把单一的物资分配调拨改为计划订购、优先订购、自由购销3种形式,积极扩大供应范围和销售对象。打破了地区、行业界线,扩大了物资交流,减少了计划内分配物资“戴帽”下达的数量。推行配套供应、合同供应、门市供应和择优供应。对计划外物资允许进入生产资料市场销售,价格上可随行就市。到1985年,全区物资销售总额达8964.4万元,比1977年增长1.82倍。钢材销售达15652吨,比1977年增长2.58倍。煤炭销售达56.36万吨,比1977年增长12.18%。198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方针实施,特别是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全区物资分配、供应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到1992年底,已形成了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少环节、开放式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市场,呈现出物资资源丰富、购销活跃的局面。全区物资销售网点达126个,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97个,集体所有制企业29个。物资销售总额高达18548万元,比1985年增长1.07倍。其中,煤炭销售量比1985年下降34.12%,钢材销售量因城市建设的需要增加14.71%。
大力搞好物资仓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黑河地区物资部门仓库场地多是接收工业等部门的库房或是由旧的工程设施改造的,库房简陋窄小,通风防潮性能很差,作业手段落后。同一库房同时堆放金属材料、机电产品、化工建材、易燃易爆产品等多种物资。1958年10月,地区物资部门接收了专署工矿局的仓库,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有砖木结构库房1栋,面积300多平方米)。物资部门经营的物资全部集中在一个库房里,年吞吐量1000余吨。1959年7月,随着物资进销量的增加,又在黑河南岗投资3万元修建了占地2万平方米的仓库(有简易库房2栋600平方米),储存钢材、有色金属、机械设备、电工仪表、工具轴承等,年吞吐量4000吨。1964年,地区投资10万元扩建此库,占地面积增至4万平方米,建简易料棚3栋、1500平方米,修建了仓库围墙800米,购置解放牌汽车2台,改善了物资仓储条件。到1965年底,全区已有仓库占地面积达10万平方米,库房面积5000平方米。上世纪70年代,全区仓储建设速度加快。1970年,地区在北安铁西区投资70万元,建设1处仓库,占地面积达4.4万平方米。建有砖木结构库房1400平方米、简易库房3栋、面积1300平方米、料棚1820平方米、汽车库300平方米、库围墙达1200米。主要设备有载重汽车2台、移动式起重机2台、3吨铲车1台,物资年吞吐量达1万多吨。1974年,地区投资29万元,在黑河库又修建了砖木结构库房800平方米。其中,保温库400平方米。新建库容能力400吨,年吞吐量增至6000吨。但仓库作业手段落后,没有机械设备,装卸主要靠人抬肩扛。
1979年后,为了适应生产建设新形势的需要,全区物资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扩建了仓库场地,增加了库房容量,提高了仓储作业机械化程度。到1988年,全区基本达到了“快进、快出、多储存、费用省、保管好”的要求。1990年,全区仓库占地面积66.57万平方米,库房面积3.2万平方米,分别比1982年增长54.81%和64.10%。
1992年,受城市规划的影响和建筑设施的变迁,全区物资仓储设施发生了较大变化,仓库占地面积比1990年减少21.44%。但由于各仓库注意了库房建设,各种仓库使用面积比1990年增加10.9%。
综上所述,在计划经济年代,由于经济欠发达,导致物资匮乏,生活物品紧俏。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生产队和城乡居民,无论买什么商品,都得审批和凭票供应。因此,物资局和所属企业便承担了这一职能,这些部门的负责人和工人们都有一种优越感。小青年招工、找对象都愿意找物资系统的,军队转业干部和退伍军人分配工作也都愿意进物资系统。有许多家庭老少三辈都在物资系统工作,每月都开38.60元—90多元的死工资三十多年觉得很知足。1985年秋季工资改革后,每人工资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并有了奖金和高寒补贴等。到了1995年以后,国家实行市场经济,物资企业不占优势,出现亏损经营状态。到2000年后不得不进行改制,将资产评估后出售给个人经营。目前,物资大院南侧的原四中大院被黑河热电厂购置建成热电茗苑了,北侧的区公路管理站那一片小楼平房也都建起小高层住宅,唯有物资大院像孤岛一样被孤立起来。
物资大院从起步发展到鼎盛时期,直到走向衰落,前后经历了近五十年时间。在它为国家建设和黑河人民作出重大贡献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后,便悄然退出了辉煌一时的舞台,落下了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