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读书,它让我知道人生的酸甜苦辣,让我知道如何为人处世,我最大的收获是无穷无尽的知识。
在我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但是父亲还是为我们哥儿四个在邮局订阅了一整年的《儿童时代》。母亲没上过学,她总是叮嘱我们要努力学习、专心读书,因此我从小便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1988年,我考上了重点高中,高考时却意外名落孙山,只好回到出生的地方——一个坐落在山中的不足百户人家的农场连队,开启我的新征程。当时那里只有一部电话,我家到总场四十里的路程,虽然这样,仍过得有滋有味,因为书给了我莫大的帮助。
黑龙江,北大仓,树木排成行!在我的家乡,山中百鸟啁啾,生长着上百种名贵的中草药。落榜后的我整天揣着一本像字典一样的厚厚的中药手册,夜以继日地解读。在书中我认识了中草药,了解了它们的医用价值。秋天,我拿着铁锹,背着筐到山上挖药材,还借来相机为它们做记录。至今我还记得那盘绕的穿地龙、纤细的藜芦、伞状的天南星、开着紫色花朵的草乌、带着刺的仙鹤草、绽放着月牙一样花瓣的赤芍,还有那散发着浓郁香气的独活……那一年,我在自家的园子周围扦插五味子,秋天栅栏处处都挂着一串串红色的五味子。我二十一岁时,母亲由于多年劳累经常腰酸背痛,我就采来落豆秧熬水给她喝,还把草乌漂洗七天后煮熟了让她喝汤,母亲的身体得到了恢复。
黑龙江,北大仓,土壤肥力高!在我的家乡,黑土地腐殖质含量最为丰富。我开始研读种植大棚、培育蔬菜的农业书籍,利用在书上学到的知识扣起了长20米、宽12米的屋脊式大棚种植黄瓜。根据书中学到的劈接知识,我成功地把黄瓜和无籽南瓜嫁接在一起,结出又大又好的黄瓜“。书中自有黄金屋”,书籍增长了我的知识和见识,让我不再贫乏。
黑龙江,北大仓,教育要兴旺!那一年农场招聘教师,我满心欢喜,终于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然而我又舍不得我的大棚,一时间陷入了困境。母亲说“:有舍才有得,去考老师吧,我不想你一个人种大棚,会累坏的!”我听从了母亲的教诲,通过考试成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对于课堂教学知之甚少,师父您在何方?在书上!书,再一次给了我莫大的帮助。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完成教课任务后,我利用一切碎片时间看相关的英语书籍,订了杂志《英语通》,将知识整理摘抄到笔记本上,他人的书籍资料我也借来读。同时,我自修大学本科英语课程。当时的我只有2000英语词汇量的积累,怎么办呢?我买来《如鱼得水》词典并随身携带,每天早上四点起床,晚上十一点半睡觉,争分夺秒地学习大学英语课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终于通过了英语翻译考试,后又陆续通过英美文学、口译与听力等考试……五年之后,我终于拿到了英语语言学本科毕业证书。后来,我相继获得了小学、初中、高中英语教师资格证书。
路上有书,生活一派好风景。通过读书学习,我对英语不再是停留在表层意义的教学,读书是一架梯子,引导我登上知识的殿堂。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我体会到教学中情感沟通推波助澜的力量,明白了要想取得教学效果要先交学生的心。偶然一次机会,我获得了一份《英语周报》学生版,从此,学会了从报纸的设题中寻找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读书让我忘记劳累,忘记烦恼,神游于字里行间。在书的指导下,我破釜沉舟,一路向前。在读书中我还认识了很多的同行好友,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与时俱进,百舸争流。2007年,我考取东北师大英语教育硕士。教师精湛的学识、一流的讲解、超前的意识,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我无时不告诫自己,多读书,要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结合自身教学我撰写论文《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反馈对学生的影响》,在毕业答辩中一举通过,得到来自五所高校专家的认可,成为20%的仅两年获得毕业证书的学生之一。
“读”来“读”往,“读”占鳌头。读书让我学会思考、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感恩。我读过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钦佩她的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对她最真切的写照;《微笑着面对生活》教我懂得做人的道理……读书给我注入了前进的动力,推动我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如今,手机新媒体变得越发流行,我欣然接受。无论哪一种阅读,我都用心去读、去想,以获取新的知识。
书给了我深刻的启迪,读书对我而言是一种汲取、一种收获、一种快乐,是一个修身养性、开启心智、走向成功的过程。以书为伴,受益终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