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市委市政府深刻洞悉养老事业对于民生保障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意义,近年来紧紧把握国家政策机遇期,将养老产业与康养服务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北安市积极与上级对接,全力争取政策支持,投入政策性资金4073万元,撬动民间资本2亿元助力养老服务项目建设46个,扶持培养了瑜璟康养中心、庆华养老护理中心等综合化、连锁化、品牌化养老服务机构,为养老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该市先后获评全省居家养老服务达标单位、全省城企联动普惠养老试点城市。
图为过年老人们开心的合影
机构养老:温馨家园,情暖夕阳
踏入北安市中心敬老院养护楼,就像走进了一个满是温情的大家庭。总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971平方米,各类设施一应俱全。胡大爷和赵奶奶这对八旬五保老人的相守时光,在这里被传为佳话。
胡大爷因家境贫寒终身未婚,赵奶奶早年丧偶,无儿无女。去年,他们先后入住敬老院。初来乍到时,两人都沉默寡言,满心不适应。敬老院工作人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他们制订了“个性化陪伴计划”。带胡大爷参加棋牌活动,鼓励赵奶奶加入手工编织小组。一次集体活动中,胡大爷主动帮赵奶奶搬凳子,赵奶奶则回赠胡大爷一副亲手编织的毛线手套,这一幕被院长看在眼里,觉得两人性格互补,便在征得他们同意后,组织了一场特别的“茶话会”。如今,两人携手漫步的身影,成为敬老院里最温暖的风景。
在民办的瑜璟智慧养老院,智能化服务让养老更安心。这里建成了养老大数据可视化平台,及时关注和预警老人健康状况。对有意愿和需求的老人养老院及时为其配备适老化产品,实时监测老人的心率、血压、睡眠等健康数据。75岁的李大爷患有高血压,一天午睡时,李大爷心率突然异常升高,通过智能平台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发现并赶到房间,联系家属、安排就医,成功化解了危机。
在适老化改造方面,卫生间安装安全扶手和防滑垫,卧室更换高度适宜的护理床,降低或去除房屋门槛方便轮椅出入,这些细节改造极大提升了老人的生活质量。目前,北安全市拥有48家养老机构,从温馨舒适的二星级到品质高端的四星级,满足着老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社区养老:贴心关怀,邻里情深
庆民社区的社区食堂里,李奶奶每天都和老姐妹们相约在这里用餐。“以前自己做饭,又累又麻烦,现在有了社区食堂,饭菜合口味,还能和大伙一起热热闹闹的。”李奶奶笑着说。这得益于北安推行的“中央厨房+社区食堂”模式,采用“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个人出一点”方式,合理定价三餐,让老人吃得开心又实惠。
党群服务中心的活动室,是老人们的欢乐天地。张爷爷退休后成为这里的常客,每天和老伙计们在台球室切磋球技,在棋牌室斗智斗勇。“在这里,感觉自己年轻了好几岁,每天都盼着来。”张爷爷说道。社区养老驿站还提供中医足疗、颈部按摩等服务。
居家养老:亲情相伴,智慧守护
王大爷独自居住,子女在外地工作。自从北安推行“系统+服务+老人+终端”的智能养老服务模式,他的生活便利了许多。一个电话,助餐、助浴、助洁等服务就会上门。“孩子们能安心工作,我也能舒舒服服生活,真是太方便了。”王大爷说。刘大爷患有老年痴呆,以前家人时刻担心他走失。现在佩戴上政府采购智慧服务套餐中的4G长者智护手环,家人能随时掌握他的位置。“这个手环就是我的‘保护神’,有了它,全家都安心。”刘大爷感慨地说。李奶奶家经过适老化改造,安装了扶手、换上了防滑地砖,再也不用担心摔倒。“感谢政府的好政策,让我在家也能放心生活。”李奶奶感激地说。
产业融合:暖阳相伴,幸福续航
北安市银发经济蓬勃兴起,催生涉老企业如春笋般破土而出。截至2024年末,全市涉老企业达到93家,以民营企业为主力军,2024年营业收入约3200万元,同比增长2%,带动约2000人就业。
在医养康养服务方面,瑜璟医院、华升医院定期到养老机构开展听诊问诊;其他养老机构与附近医疗机构签订医养协议,为老人提供精准化服务;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和医疗入户服务机制,让老人能及时得到救治。老年文化娱乐活动同样丰富多彩。全年20余场老年书画展、文艺汇演等活动,让老人们的精神世界充实而满足。
在北安,养老服务是一场温暖的接力。2025年,一系列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规划已经出炉:织密“3+N”养老服务网络,加大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强化社区养老依托作用,推动提升养老机构专业化功能辐射能力;医养康养有机衔接,推进医疗养老深度融合,加强适老化产品及康复护具推广,培育养老专业护理人才,发挥养老服务社会参与作用,加强各部门间沟通协作。北安正以体系化建设精塑幸福养老名城,让每位长者尽享“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温情栖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