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清晨,爱辉区瑷珲兴盛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库内,机械轰鸣声与检查设备的交谈声交织。驾驶员李师傅和搭档正对两台崭新的播种机进行细致检查,反复调试开沟盘、仿型轮等关键部件。
图为合作社技术人员在检修农机
“这可是咱们今年播大豆的‘主力军’!”合作社理事长闫化军拍着锃亮的农机外壳介绍,“搭载北斗导航系统后,播种精度能达到厘米级,株距、行距精准得很!”一旁的李师傅笑着补充:“现在自动化程度高,咱驾驶员到地头掉个头就行,轻松多了!”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期,合作社里处处是忙碌的备耕景象。库房内,220余吨化肥码放得整整齐齐,精选好的种子已完成分装,静待启用。8030亩耕地已完成统筹规划,部分地块得益于去年秋整地,“越冬”状态良好。农户们紧盯天气变化,只等气温适宜,便按照农科院提供的种肥合剂配比标准拌种,为播种季做最后冲刺。
作为黑河市唯一“村社一体”的粮食种植合作社,这里创新管理模式亮点十足:127户村民全员入社,土地100%整合;“六统一”管理贯穿农资采购、播种、田间管理、收割、销售、分红全流程。土地连片经营后,50%大豆与50%玉米的科学轮作模式不断优化升级。
试验田里,闫化军指着新种下的玉米品种如数家珍:“今年又引进众城115、鑫满仓1569等多个品种,通过对比试验,能精准筛选出最适合咱这儿的良种。”据悉,农科院和农技推广中心的专家团队将对试验田开展全生育期跟踪,从抗病性到产量表现进行全方位评估。此外,双方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每年至少开展3次田间技术指导,覆盖病虫害防治、农机操作等全环节。
从智慧农机到科学轮作,从专家指导到标准化管理,瑷珲兴盛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正以“科技+管理”双轮驱动,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为粮食稳产增收筑牢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