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爱辉区扎实推进农业强区建设
爱辉区深入落实全省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统筹推进“四个农业”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努力实现“五化”目标,全力以赴推动农业强区建设,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图为爱辉区寒地大豆生产线
粮食产能稳步提升。坚决扛起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政治责任,2024年粮食总产量突破10亿斤,实现“十七连丰”。成功入选全国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3%。巩固提升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成果,新增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7万亩,荣获全国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县。连续三年强力推进“黑色越冬”,完成秋整地167.76万亩,整地比例和质量始终走在全市前列。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37.8万亩,争取资金和建设面积实现历史性突破。
图为爱辉区阳光山水蔬果鲜供应链有限公司种植基地(资料片)
产业活力持续迸发。2024年探索开展定制农业3.1万亩,天运、旭达、冯了性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3.85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7.8%。新增5个“九珍十八品”“极境寒养”省、市级区域公共品牌,农品多蓝莓果干入选“龙江电商好物潜力榜”。争取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6420万元,实施西沟民宿、盘肠沟小龙虾养殖基地等53个项目,绩效评价考核连续4年获评全省A档,过渡期以来无一人返贫。
乡村环境迭代升级。完成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建设完善农村公路9条、桥梁8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省级考核获优秀等次。完成饮水安全整村推进和维修养护46处,受益人口1.94万人。建成农村卫生厕所384户,89个行政村全部达到国家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标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全市第一,提前三年达到省定目标。全市首家乡村振兴干部培训基地在区委党校挂牌投入运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入选全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典型案例,外三道沟、小乌斯力等12个村获评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上马厂村、坤站村入选省级龙江民居试点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让农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更加充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