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模式”:一场牵手共赢的双向奔赴
——北安市扎实推进垦地合作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东胜乡与二龙山农场有限公司5月初开启“企业+合作社+农户”产销一体的垦地共建模式,签订1000亩试验田合作协议,推广大垄密植技术1.5万亩;
杨家乡与红星农场有限公司签订垦地共建合作协议,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42.8万亩,其中环节托管服务30万亩、技术服务12.8万亩;
图为北安市赵光镇大田里正在进行有机大豆智能除草作业
二井镇自和、自民两个村实现整村推进,19.7万亩耕地实现垦地合作技术服务全覆盖;
主星乡与建设农场有限公司确定“双建双服务”场乡共建合作模式。即“双建”为党建共建、民族团结进步共建;“双服务”为建设农场对主星乡大豆、玉米生产进行技术服务,主星乡对建设农场水稻(定制)生产进行技术服务。
……
在北安,一场场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切入点,以多层次融合为愿景的垦地合作正在进行,一系列垦地合作项目正在如火如荼推进。
平整土地、翻地施肥……在隆隆的农机声中,赵光镇赵光村大块连成片的土地松软细腻、着实“抢镜”。今年是赵光镇与赵光农场开展农业托管合作的第四个年头。
2022年赵光村整村2.43万亩耕地全部交由赵光农场按照农垦家庭农场模式运作,当年玉米、大豆实现肥减量增,产量大幅提升,全村粮食增产182万斤,创历史新高,打造了可推广可复制的“赵光样板”。
2023年,赵光镇整镇、二井镇自和村整村27.9万亩耕地实施托管经营,北安实施托管经营总面积达70万亩,占农村耕地总面积的48.3%。合作地块大豆平均亩产410.7斤,比2020年提高120斤,产量提升41.6%;玉米亩产提高400斤,产量提升40.3%。该市粮食总产量达24.47亿斤,比2022年高出1.41亿斤。
粮食增产丰收的背后是哪些力量在保驾护航?
将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大格局,蹚出一条以“土地托管”和“技术服务”为主体结构的“新型统分结合”经营模式的新路,这是北安的“破题”动作。
专业人做专业事,让种地更专业、更简单。农户发出托管意愿→村集体组建“集体农场”(整合耕地)→垦地合作办公室按区域分配农垦农场→农户签订服务协议→实施托管服务(推广高效栽培模式)→交割托管成果。这是可操作、可复制的“北安模式”标准化流程。
农垦分公司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作为土地托管承接主体、农场有限公司和乡镇作为耕地管理主体、农场管理区作为土地托管实施主体、农机组织作为机耕服务作业主体,配套完善垦地双方党政主要领导定期例会商议机制、垦地“四场九乡(镇)”场镇联结机制、耕地经营主体与农场利益直连和双向选择服务对接机制,托管服务过程中,垦地合作办公室全程指导、调配,乡(镇)、村组织托管农户代表全程监督服务质量。这是“北安模式”的核心。
统筹垦地人才、农机、农技资源力量,以省内首家北大荒区域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垦地47名专家组成技术服务团队、垦地1672台农机组成农业生产科技服务支撑,将北大荒高效栽培模式、分层定位定量施肥等技术完整应用到托管地块,并通过固化“一松两趟三防四促”等核心农艺措施,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形成了以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和农机作业标准化技术规程为主的生产科技体系。这是“北安模式”的保障。
融合是时代主题,是大势所趋。在城乡融合发展、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北安市与北大荒集团双向奔赴,在不同主体、资源、模式之间牵手,在示范带动、合作提升中破局。今年北安市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达100万亩以上,绿色食品基地认证面积发展到260万亩,打造土地托管服务样板市、绿色有机食品示范市、科技农业示范市,在提单产、提效益上取得突破,粮食总产有望突破25亿斤大关,大豆单产增加30斤以上、玉米单产增加100斤以上,为国家多种粮、种好粮,助力国家粮仓更殷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