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中国安格斯牛之乡”招牌
——孙吴县安格斯牛全产业链布局初步完成
在黑尊牛(孙吴县)肉业加工有限公司标准化屠宰车间,一头安格斯肉牛被工人们精细分割为“牛柳、眼肉、里脊、雪花肉”等数十个不同部位,经过精细化加工后销往全国各地。
“安格斯肉牛经过屠宰深加工,每头牛能增值1万元左右。”公司负责人王跃龙介绍说,“公司建设了国际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生产线,每天可屠宰30余头肉牛,年可屠宰肉牛1万余头、肉羊2万余只,年可加工牛羊肉制品2000余吨。”
“孙吴县全力实施‘纯种安格斯牛引进+本土化育种+扩繁育肥+精深加工+品牌销售’的现代化、产业化肉牛发展模式,推动安格斯牛产业快速融合发展,初步形成了集安格斯牛种牛繁育、肉牛养殖、屠宰深加工、冷链物流为一体的‘产学研销’全产业链布局。”孙吴县畜牧兽医总站站长韩希辉说。
“孙吴县肉牛产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从原来单一粗放的数量型、依靠出售产业链最低端的肉牛,转变为通过种质资源提升,以质换量、提质增效,同时又进行了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保障养殖从业者的收益可持续。”孙吴县援边安格斯牛产业团队队员、孙吴县畜牧兽医总站副站长赵晓川介绍说,“孙吴县犇兴养殖专业合作社获批国家肉牛标准化示范场及省级《种畜禽经营许可证》,一种安格斯牛的育肥方法申请国际专利,引进国家级重点研发项目一项,为安格斯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孙吴县举全县之力培育发展安格斯牛产业。成功创建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省级安格斯牛种畜禽场,核心育种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建成千头安格斯牛育肥场,牛肉品质实现质的飞跃,育肥养殖安格斯肉牛1500头,改良肉牛2000余头,有效解决了“外牛”在我国高纬度严寒地区饲养的瓶颈难题;牛羊屠宰加工厂投产,精深加工能力位居全省前列,创建了“黑尊牛”品牌,“牛中贵族”已经走出孙吴,火到央视。通过一系列发展“组合拳”,安格斯牛产业规模化、系统化、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初步形成了繁育、育肥、屠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已成为全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同时也是犇兴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的王跃龙算了一笔账:专利技术缩短了育肥牛的养殖周期,由原来传统的近30个月,缩短至14-16个月;标准化示范场的建设将繁殖母牛的产犊间隔由原来的16个月缩短至12-14个月,每头母牛增加收入1000元;养殖端通过改善畜舍环境,犊牛腹泻和呼吸道疾病减少50%,犊牛成活率提高15%,经济效益账每年增加50多万元。
“我们打品牌、拓销售,分别在哈尔滨、黑河市和孙吴县开设了安格斯牛冷鲜直营店,销售额近300万元。”王跃龙说。
“孙吴县获得的省级《种畜禽经营许可证》打破了孙吴肉牛种业的‘卡脖子’瓶颈,让合作社实现自身肉牛育种,通过核心育种场建设,实现普通商品牛向种牛转变,商业价值将成倍增长。”赵晓川憧憬着孙吴县未来安格斯牛发展,“一头普通商品牛卖到1-2万元,而一头种牛可卖到6-8万元,如果规模繁育种牛,那效益可实现质的飞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