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村庄”
——逊克县新立村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
逊克县松树沟乡新立村积极探索创新以党建为引领的乡村治理新模式,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发展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多措并举培育文明乡风,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村庄”。
图为新立村新建游乐园
推行“三治结合”
打造平安乡村“稳定器”
新立村推行以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先导的“三治融合”,发挥“1+1+1>3”的治理效能,打开乡村治理共治共建新格局。
“自治”为基,新立村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两会两票”等民主管理制度,提高村民自治参与度,做到“三务公开”透明化。成立“道德评议会”,将村民关注度高的邻里纠纷、社会治安等方面难题纳入村规民约。推行“议事亭”“协商小院”等特色活动,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治新局面。
“法治”为纲,借助乡司法所、综治办等场所,开展村民学法守法用法学习活动,通过案例重现、视频直播等方式,引导群众知晓法律法规。组建普法宣传队,开展“普法到田间地头”宣传活动。
“德治”为先,积极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志愿者之家、文明积分超市等,在节日节点开展移风易俗、崇德向善的宣传活动,使德治自律深入人心。
发展特色产业
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新立村探索打造“小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大发展”,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源泉”。
“小蚯蚓”带来“大作为”。2021年,引进蚯蚓养殖项目。2022年投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10.44万元,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养殖,蚯蚓养殖面积增至7.5亩,预计今年可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6.5万元。同时,积极构建“畜禽粪污+尾菜秸秆+餐厨垃圾+养殖蚯蚓+有机肥生产”模式,全力打造“蚯蚓+生态种植养殖”“蚯蚓+林下经济”等生态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形成一个成本低、效益高、品质优的农业生态模式。
“小管家”提供“大服务”。新立村集体经济组织是该县唯一一家以村集体为经营主体的土地托管合作社,致力于构建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户提供全过程、专业化、系列化服务。2022年,土地托管面积2.1万亩,每亩产量大豆增收20公斤、玉米增收100公斤;合作社收益22.8万元,上缴村集体10万元。
“小园子”谋划“大未来”。积极探索打造“新立有美景,四季皆风光”的乡村旅游品牌,春季依托辖区内克梯河大峡谷杜鹃花海,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打卡拍照;夏季打造“仲夏星空”露营基地,举办了“逊别拉河畔音乐节”;秋季依托“庭院经济”搞起了乡村采摘;冬季投入20万余元打造冰雪小镇,一年来累计接待游客2万余人。
培育文明乡风
打造淳风化俗“舒适圈”
新立村坚持以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铸魂,不断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落地生根,提高乡村文明程度。
解决“关键小事”,让“文明积分”兑出清新乡风。打造“文明积分超市”,确定积分项目、积分使用和管理方式,做到操作明晰、评比公正、兑换清晰。同时,深化积分制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效融合,将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孝亲敬老等内容与“积分超市”紧密结合,有效激发了村民主动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动力。
破除“陈规陋习”,让“村规民约”约出文明乡风。这个村打出一“破”一“立”两张牌,严控喜事大操大办。发起移风易俗倡议,整治规范殡仪行为,引导群众争做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的倡导者、传播者和践行者。
选树“村里最美”,让“榜样典型”立出淳朴乡风。新立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最美庭院”“文明家庭”“身边好人”等系列典型选树活动24场。在全村形成邻里互助、家庭和睦、孝老爱亲社会风气,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新立村先后被评为“市级文明村标兵”“全省乡村文化振兴”典型、第三批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