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载,嫩江市自先秦以来就有政权对这一地区进行有效管理和统治,其名和行政区域几经变化,直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八月,改为嫩江府,民国二年(1913年)三月设嫩江县,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经多次区划调整、改变其隶属关系,但主体区划并未有大的变化。
元明以前区划
先秦时期,属岁貊,为其北境;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为夫余属地;隋代,属室韦地域;唐代,属河北道;辽代,属东京道;金代,属上京路蒲峪路;元代,初为乃颜封地,中为蒲峪路,后属辽阳行省开元路;明代,属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永乐七年(1409年),在今县城置木里吉卫;正统十四年(1449年),在今伊拉哈镇展望村置亦力克卫。
清朝时期区划
清代初期,属盛京(今沈阳)总管辖地;顺治十年(1653年),改属宁古塔昂邦亲京(1662年改称宁古塔将军);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改属黑龙江将军;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筑墨尔根城(今嫩江县城),始设邑;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黑龙江将军自黑龙江城(今黑河市瑷珲镇)移驻墨尔根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又有黑龙江城移来副都统一员与黑龙江将军同驻墨尔根城,辖1城、7屯、7处驿站、11座官庄,辖区北起伊勒呼里山脊,南至讷谟尔河,西起大兴安岭脊接诺敏河,东到小兴安岭脊;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副都统移驻齐齐哈尔城,翌年黑龙江将军亦移驻齐齐哈尔城,留协领驻墨尔根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复设墨尔根副都统。光绪八年(1882年),曾在墨尔根副都统辖区内的小兴安岭西麓太平湾(今塔溪乡兴安城村西)另设兴安城,置副都统衔总管,直属黑龙江将军,将今塔溪以东的南北40公里、东西15公里地域划归其管辖,至光绪二十年(1894年)裁撤时归回;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领1城、58屯(内含驿站所属村屯20个、官庄15座)和7处驿站;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裁黑龙江将军,改设黑龙江行省,墨尔根副都统归其管辖;翌年,裁墨尔根副都统,改设嫩江府。宣统元年(1909年),今对面泉以南及今临江乡西部地域划归讷河厅,嫩江府始设8个区乡:第一区本城区、第二区嫩南乡、第三区濒墨乡、第四区滨甘乡、第五区嫩北乡、第六区科洛乡、第七区塔溪乡、第八区伊落乡。
民国时期区划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设县之初,归属黑龙江省龙江道。原属嫩江府的龙门另设龙门县;民国五年(1916年)嫩江县改设5乡,分别为中区乡(原本城区)、嫩南乡(原嫩南、濒墨、伊落3乡)、嫩北乡(原嫩北、滨甘2乡)、科洛乡、塔溪乡;民国九年(1920年),始行保甲制:中区乡设1保、嫩南乡设2保5甲、科洛乡设2保4甲、塔溪乡设2保3甲、嫩北乡设2保3甲;民国十八年(1929年)废道制,改属黑龙江省。至此,全县辖1镇4乡63村屯。
日伪时期区划
1933年1月,嫩江沦陷,是年2月,建立日伪政权,改设6区:第一区(驻县城)、第二区(驻伊拉哈)、第三区(驻华丰)、第四区(驻科洛)、第五区(驻塔溪)、第六区(驻兴安金厂);伪满康德元年(1934年12月),划归伪龙江省,伪满行政区划变动,将县内嫩江以西地域划归巴彦镇,今多宝山镇以北地域划归瑷珲县;伪满康德二年(1935年),每区又设保,共设6保36甲314牌;伪满康德四年(1937年8月),改属伪北安省;伪满康德十年(1943年10月),又改属伪黑河省。自先秦至此,将近2000多年中,虽朝代更迭、属地变化、区域增减,直至日伪统治结束嫩江县辖区主体始终为嫩江市的主要部分。
嫩江解放后区划
1945年8月12日,嫩江县解放,是年11月,建立嫩江县民主自治政府,归属嫩江省;1946年3月,改为嫩江县人民政府,确立县、区、行政村(街)三级行政建制,共设7区:城区(今嫩江镇)、二区(今前进镇、长福镇、临江乡)、三区(今伊拉哈镇、双山镇)、四区(今海江镇、联兴乡)、五区(今科洛镇)、六区(今塔溪乡)、七区(今霍龙门乡);1946年4月,嫩江省增设嫩北行政区,三个月后改称第二专区,辖嫩江县;是年,今临江乡西部桦木台以北地域划回嫩江县。1947年2月,黑龙江省与嫩江省合并称黑龙江嫩江联合省(简称黑嫩省),嫩江县归属黑嫩省,2月,七区(今霍龙门乡)划归瑷珲县,9月,又恢复两省建制,嫩江县归属嫩江省;1948年5月,另建七区(今长福镇);1949年5月,黑龙江省与嫩江省再次合并称黑龙江省,嫩江县遂归属黑龙江省;至1949年10月,全县共领7区65村(街):城区5街、二区14村、三区10村、四区13村、五区6村、六区6村、七区11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