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辉区在2018年脱贫退出、2019年巩固提升的基础上,聚焦“三保障”“三精准”“三落实”和“四个不摘”要求,投入2.3亿元重点实施了产业增收、消费带贫、就业扶贫“三项”增收行动及水电路讯房和卫生教育公共服务“回头看”“七大”保障工程,小新屯“志智双扶”成为全省两个入选全国100个优秀脱贫攻坚典型案例之一,连续三年高水平通过省级脱贫攻坚成效考核。
爱辉区不断完善组织机构,强化人员设置,压实各级责任,坚持用责任落实倒逼工作和政策落实。聚力抓组织保障,区委、区政府每月专题研究扶贫工作,34名处级领导、75家区直单位、537名干部、27支驻村工作队与贫困村、贫困群众实行结对帮扶,实现推进、帮扶全覆盖。聚力抓责任建设,修订完善了《爱辉区脱贫攻坚责任制》《处级领导督查操作指南》等文件,分级分类制定了应知应会扶贫手册,明确了区领导、乡镇干部等“九类”人员扶贫职责,通过处级领导交叉互检、扶贫干部集中测试等措施,提高干部履职思想认识,做到了知责明责抓脱贫攻坚。聚力抓包扶帮建,三级书记遍访贫困村、贫困群众工作扎实开展,全力帮助贫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34名处级领导、75家区直单位、500余名干部与贫困村、贫困群众实行结对帮扶;选派75名优秀干部成立25支驻村工作队与市选派的两支工作队驻村开展工作,逐步构建了处级领导包乡、区直部门包村、机关干部包户、工作队驻村的包扶帮建体系;努力发挥驻村干部抓党建促脱贫作用,轮换驻村干部28人,升级转化软弱涣散党组织8个,提拔重用扶贫干部20人,储备村级后备干部192人,89个行政村全面实现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基层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爱辉区连续落实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40余项保障政策,三年累计向贫困群众发放教育、卫生、社保等保障资金1300余万元。安全饮水得到保障。投入3718.89万元实施了惠及762户1590名贫困群众的饮水安全工程,成立区饮水安全达标核查组,对照水质、水量、用水保证率、方便程度4项评定指标逐村逐户核查确认,贫困群众全部吃上了安全水、放心水。2020年,投入386.27万元实施7个非贫困村屯饮水维修改造工程、惠及群众746名。住房安全得到保障。投入219.8万元采取C级危房维修、D级危房新建、无房户租赁等方式,为12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解决了住房问题,贫困群众全部住上了安全房。2020年,投入6.7万元为全部842户贫困户全额缴纳房屋财产险。维修住房28户,改造住房2户,拆除长期无人居住危房597个。义务教育得到保障。投入134.48万元采取了“免、补、资、贷”措施,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进行不同程度政策扶持,全区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没有一名学生因贫辍学。2020年,发放和落实教育资助等资金28.05万元,涉及贫困家庭学生127名。发放“雨露计划”资金2.4万元,涉及贫困学生16名。基本医疗得到保障。在实行家庭签约医生、“先诊疗后付费”等上级扶贫政策基础上,创新开展贫困户体检和个性化诊疗服务。免费为贫困群众缴纳基本医疗和商业医疗保险、养老和人身保险等各类保险,筑牢了脱贫攻坚最后一道屏障。在持续缴纳各项医疗保险基础上,落实门诊报销、门诊慢性病报销、住院报销、医疗救助、大病保险理赔等医疗政策244.44万元,惠及贫困人口1000余人。人居环境得到保障。投入1.08亿元连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涉及贫困村27个。抢抓全省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在黑河召开契机,投入6635万元对89个村进行了环境整治,惠及贫困群众1725人。卫生文化活动得到保障。投入725万元新建改造村卫生室35个、文化活动场所23个,实现村卫生室和文化活动场所全覆盖。投入146万元,新建改造二道沟、小三嘉子、大乌斯力等村级卫生室10个,头道沟、兰旗、小沟等村级文化活动场所9个。
几年来,爱辉区坚决完成国家和省市交办、反馈的各项重点工作,不断提高脱贫攻坚质效。建立预警防贫机制,设立疫情防贫保障金500万元,从生产自救、外出务工、一次性创业、带贫益贫奖励等八个方面确保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手抓、两不误”。加大就业扶贫工作力度,设置公益岗位390个,建立扶贫车间两个,新建带贫项目148个,扶持引导352户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283名贫困群众从事公益岗位实现稳定增收,524名贫困群众获得疫情防贫保障资金,近1/4贫困群众得到社会团体和个人帮助,爱辉区贫困群众人均产业率达2.17个,人均纯收入增至15721元,是省定脱贫标准的3.91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