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少数民族文化在传承中发展
——记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关志英
身为黑河学院音乐学院教授的关志英一直坚信,传承就是对少数民族文化最好的保护。十年来,她致力于鄂伦春族传统文化教育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大胆探索,积极实践,为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和传承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1年,关志英拜鄂伦春族摩苏昆挖掘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孟淑珍老师为师,学习鄂伦春族传统民歌、摩苏昆说唱艺术。随着学习的深入、对鄂伦春族文化接触越多,对其文化濒临消失的危机感就越强,责任感也越重。从那时候开始,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她常常一个人驱车几百公里,奔赴各个鄂伦春族聚居地进行采风,搜集各类资料,向鄂伦春族民间艺人学习传统文化,一干就是十年。
为改变鄂伦春族文化“口耳相传”的局限性,关志英大胆革新,2011年在黑河学院申请开设了地方特色课《鄂伦春民族音乐》专业选修课,运用现代教学手法开展传承工作,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整理资料,制定了教学大纲,在课程中设置了柬达温、吕日格仁、萨满调、摩苏昆等民歌类别。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诠释音乐作品,她在教学中还增加了鄂伦春族风俗章节,从鄂伦春族的饮食、服饰、婚嫁、礼仪等方面进行讲解。通过学习,学生们掌握了大量鄂伦春族传统民歌、小型摩苏昆选段、多首现代创作作品。黑河学院成为全国首家以本科办学层次进行鄂伦春民族音乐教学和传承的高校。2016年,关志英牵头组织成立了鄂伦春民族音乐艺术团,吸引了来自黑龙江、内蒙古、山东、山西、河北、江西、江苏、四川、河南等地的学生积极报名,进一步扩大了其传唱的范围和传播的广度。
为了更好地保护鄂伦春族传统文化,关志英成立了培训班,免费教授鄂伦春族儿童学唱传统民歌;带领艺术团参加新生鄂伦春族乡古伦木沓节演出,支持少数民族乡文化建设;组建科研团队,深入各个鄂伦春族聚居地进行音乐采风;建设鄂伦春族文化艺术大数据库,集四方之力积极推动鄂伦春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在她的多年努力下,黑龙江省鄂伦春族非遗教育基地和黑龙江省鄂伦春族非遗研究基地,同时花落黑河学院。2019年9月,她策划了鄂伦春族传统文化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论坛,国内各大高校研究鄂伦春族文化的专家学者齐聚黑河学院,为鄂伦春族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积极献计献策。
十年磨一剑,结出累累硕果。2017年6月,经她筹划举办的鄂伦春民族音乐专场演出取得了轰动效果,13个节目全部被当年的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上的文艺演出采用。2017年9月,她带领艺术团学生参加省第五届大学生文艺汇演,获得了专业组三等奖的成绩,同年被教育厅推荐到国家教育部参加“文化的传承”节目遴选活动。2019年6月,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黑河学院和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经她组织教学和排练,由艺术团学生、音乐学院教师联合鄂伦春族各级传承人重新排演了鄂伦春族摩苏昆《艾么汗乌娜吉的亲事》,黑河学院成为全国首家筹排国家级非遗项目摩苏昆的高校。2019年8月,在黑龙江省首届少数民族歌舞大赛中,她指导的摩苏昆节目获得两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