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上白袍,我就是战士
——黑河日报记者视频连线一线医护人员
2020年12月28日,黑河市第二人民医院在门诊就诊患者“应检尽检”核酸检测中发现阳性病例1例。“哨声”吹响,黑河迅速应对,各项应对措施及时有力有效展开……
清理病房、划分区域、转送病人、配备药品……接到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的通知,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立即行动。2020年12月29日晚,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呼吸科医生杨俊宇在父母、妻儿充满担忧的目光中,走进隔离病区。
1月2日晚20时,记者通过微信视频连线了刚刚结束在隔离病区工作的杨俊宇。视频中,曾经多少次在报纸、电视和微信中看到的被口罩勒出的深深印记,也印在了杨俊宇的脸庞上。
“我们实行轮值工作制,每组两人,每次4个小时,一人进入隔离病区,一人在病区外配合,实时通过对讲机交流,反馈每位患者情况。”虽然进入隔离病区工作4个小时,但所有进入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都会提前一个小时去做准备,穿好防护装备,做好交接班各项工作。离开隔离病区后,还要认真写好每位患者的病历,工作时间要远远超过4个小时。
截至2日晚,爱辉区的7例确诊病例和2例无症状感染者都收治在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做好接诊、问诊、查体、诊疗的同时,一线医护工作者还以无限的爱心关爱患者,与他们交流,化解他们的焦虑,增加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杨俊宇告诉记者,在病区里穿着防护服,带着防护口罩,呼吸很困难,稍长一点的话是不能一次说完的,说一句话得喘几口气,然后才能再说一句。不舍得浪费每一件防护装备,进入隔离病区,医护人员都不喝一口水。每次工作出来,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都让浑身的衣服湿透。可是每位进入病区的医护人员都耐心细致和病人交流,最大程度地给予他们关心和爱,把病情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出来,阐述一些权威专家的论证,让每位患者能够了解治疗情况,大家齐心协力,战胜病魔。
“在我病区接诊的两位高中学生,来的时候有些无助。我就和他们像朋友一样聊天,学习呀、生活呀,让他们缓解压力,再询问病情。他们也很快就放松下来,不一会儿就‘哥哥、哥哥’地叫起来。”35岁的杨俊宇说,虽然我大他们很多,快可以叫叔叔了,但我觉得让他们觉得年龄相近一点更好,反正他们也看不见我们护目镜和口罩里面的皱纹。这一句玩笑话里,记者却深刻感受到:在隔离病区,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是患者的亲人。
“解除了刚来时候的焦虑,随着对环境的熟悉,他们心态越来越好,病房里有WIFI可以随时与家人联系,学生还可以上网课,医院尽量保证了患者生活学习的方便。”
据了解,疫情发生后,我市全力做好医疗救治。医疗救治专家组第一时间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国家、省医疗救治专家全程参与医疗救治,同时与国家级医疗救治专家组进行线上会诊。为全面做好我市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市委市政府多方调拨医疗物资全力做好保障供应。
疫情就是号令,责任重于泰山。杨俊宇说,能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贡献力量,很骄傲。每当想起患者那句“谢谢大夫,你们的关心和全力救治,让我感到很温暖”,都让每一位工作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感到动力无限。
【记者手记】
从驰援湖北孝感的黑河援助医疗队,到吹响本次“哨声”的第一位医生;从忙碌在城乡各地的医务工作者,到目前正全力救治患者的医护人员,每一位“白衣天使”都在各自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采访即将结束之际,手机里是杨俊宇即将继续奔赴岗位的脚步声。这踏实有力的脚步仿佛浓缩了连日来记者在一线看到的各行各业紧急行动、无私奉献、全力战“疫”的澎湃力量。特殊时刻,每一位“了不起”的黑河人,都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着家园。众志成城、共克时艰,这一战,我们必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