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软环境 锻造发展硬实力
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到76个工作日以内
38个部门1087件事项可通过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办理
可办率达80.93%
优良的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健康快速发展的助推剂,更是城市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肥沃土壤。“十三五”期间,我市全力构建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办理流程,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办事效率,不断加大创新力度,“放”的效果持续显现、“管”的制度不断健全、“服”的体系逐步完善,为黑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放管结合 小细节造就大成效
群众办事要跑几次?多久能办结?如何让群众办事少进门、少跑路、多便利?近年来,我市紧盯政务标准化建设,从企业最渴望解决、最难办的事情上求突破,推动实现“最多跑一次”、线上“一网通办”。出台了《2020年黑河市智慧政务“十统一”工作要点》,即统一平台、事项、制度、出件、预约、咨询、帮服、评价、投诉、考核10个方面60项工作内容。依托黑龙江政务服务网全力打造覆盖业务全流程、部门全协同、效能全监管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同时,推进证照证件“一地发证、全网互信互认”,加快涉企电子证照的标准化应用。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到76个工作日以内。
同时,大力开展“四减”“四办”,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精简事项压缩环节,将服务流程高度整合为一套材料申请,一次递交材料,内容并联审批,一次性领取相关证照。设立全程电子化网上批,企业开办已由“工作日”办结全面进入“小时”办结。线上全流程电子化登记,实现“零跑腿、不见面审批”,从企业“核名”到“提交材料”最快两小时左右就可以拿到营业执照。完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功能,促进线上线下融合,推进网上事项可办率。目前,已实现38个部门1087件事项可通过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办理,可办率达80.93%。
服务升级 小窗口凸显大民生
“实在是太方便了!以前要挨个窗口排队,费时费力,现在来了一次性就可以办完。”在市行政服务中心,一位来办理企业变更业务的郝女士兴奋地说。营商环境的改善,群众感触最深,市营商环境局聚焦群众关切,坚持从细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提供人性化、便捷化、智能化、精细化的服务,群众的获得感有了显著提高。
从昔日的“跑断腿”到现在的“马上办”,群众在见证办事“加速度”之际,深刻感受到黑河发展理念的大转变、服务质量的大提升、营商环境的大改善。市营商环境局通过设置线下“只进一扇门”、“一窗受理”推进政务服务向大厅集中,目前,已进驻政务服务部门38个、政务服务事项1343项。线上全流程电子化登记,实现“零跑腿、不见面”审批。线下将企业开办全流程业务整合到一个区域集成办理,实现企业开办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为确保政务大厅实现标准化建设,市政务服务中心增设省一体化平台政务代办区,可办政务服务事项1087项;增设网上自助服务区,为申办人开通便捷办事新通道。试行“1+N”高频即办审批模式,实现1个窗口受理N个审批部门高频即办业务。设立文件自助交换服务区,当申请材料、证照投递到存储柜后,收件人凭借短信通知,可随时提取证照。推出电话预约、微信预约和实体政务服务大厅智能一体机身份证实名预约。整合各单位热线电话,设立“一号响应”答疑热线,设立政务咨询答疑中心,为百姓提供72项高频热点业务答疑。建设统一服务评价系统。设置投诉受理区,由各部门向办事群众或企业反馈处理结果。
信用体系建设 构筑新型政商关系
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能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构筑新型政商关系、培育良好的营商环境。
据介绍,黑河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黑河”门户网站已于今年1月1日同步上线运行。通过该平台可为政府各部门、各公用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金融机构、个人和企业提供信用信息采集、信用查询、信用评价等服务,为政府深入开展联合奖惩、信用惠企便民等信用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实施联合奖惩工作,强化全市各行业领域签订《联合惩戒备忘录》,督促各有关单位对失信主体进行联合惩戒,并面向社会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使失信被执行人“一次失信,处处受限”。截至目前,全市已在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交通运输工程建设、旅游等30个领域签订了《联合惩戒备忘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