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安市委、市政府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落实文化惠民项目,努力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齐头并进,为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文化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文化辐射力得到空前提升。近些年是北安历史上对文化设施建设投入最多的时期,投资1.2亿元新建23550平方米文化综合体,内设市群众艺术馆、图书馆、电影放映服务站、非遗保护中心。村级室内文化活动室和室外文体广场建设达到省级标准的38个,建成永久性社区室外群众演出舞台两处。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占地8万余平方米的市民广场,建成了北安冰雪画院、政协书画院、乌鱼绣传承展示馆和木雕艺术馆。2019年被确定为黑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群众文化有滋有味,文化特色团队活动有声有色。多年来,北安市依托民俗文化和红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群众文化活动。围绕从延安到北安“塞北延安”红色品牌、“文化五进”“结对子、种文化”“文艺轻骑兵”、社区文化艺术节等主题,成功举办了“不忘初心跟党走”“北安情·军魂颂”大型文艺演出;2019年承办全省第二届“美丽家园·幸福生活”社区文化艺术节北安片区活动;参加“黑河之夏”专场文艺演出和全省农民文化节。2016年,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北安红色文化系列活动创建成功。自2016年开始,连续成功举办四届文化产业博览会。该市整合城乡文艺人才,建立文化志愿队伍,定期深入社区、学校为城乡群众提供文化服务,每年为9个乡镇62个行政村的群众播放电影744场。北安市群众艺术馆被省文化厅评为“百馆千站”送文化下基层先进集体;连续多年举办新春慰问演出,一年一个特色,成为了当地百姓一道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农村文化、家庭文化、广场文化、节庆文化在北安遍地开花,蓬勃发展。
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文化品位更加高雅、文化魅力更加彰显。深度挖掘红色资源,积极打造博物馆城,已建成16座博物馆、展览馆,形成了全省唯一的县级红色博物馆群。2018年与延安宝塔区缔结为友好市区,北安博物馆与延安革命纪念馆相继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2019年,省委旧址和省政府旧址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省委确定为党史教育基地;北安木雕、主星朝鲜族初伏节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北安乌鱼绣传承展示馆改建完成并正式对外开放。艺术产品销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冰雪画、北安烙画、北安乌鱼绣、北安剪纸以及影视音乐作品深受国内外欢迎,年文化产业产值突破700万元。
优秀文艺原创作品不断涌现,充分展现出地方文化事业的整体实力。创新“新媒体+文艺”“科技+文博图”工作理念,采取“线上+线下”形式,开设《文博记忆》《群艺芳华》等线上品牌专栏,开展“传递书香、以书筑梦”志愿捐书活动。先后组织创作了《曙光》等100多首唱响主旋律的声乐作品,大型音乐舞蹈史诗、连环画等百余件文学艺术作品,在各级赛事和展事中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