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收快收颗粒归仓 深松整地“黑色越冬”
我市秋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秋整地完成预定目标任务
记者11月5日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我市农作物播种面积1977.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957.8万亩。10月20日完成水稻、大豆和倒伏玉米收获,目前全市秋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全市秋整地面积926万亩,已完成年初目标任务,其中,深松整地面积387万亩。
为了全面提高秋收秋整地的标准和质量,我市统筹抓好秋收秋整地工作,通过强化安排部署、抓好农机保障、分类开展秋收秋整地作业、加大工作督促指导力度等有效举措,为确保今年颗粒归仓及明年高产丰收奠定基础。
我市超前谋划启动,强力组织推进,先后召开政府常务会、秋收专题工作会议9次,安排部署秋收工作。印发2020年秋收工作方案,明确各作物收获时间节点、技术要点及秋整地工作目标,细化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印发秋收及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指导方案,建立相关部门包保县(市、区)工作联动机制。秋收进展日调度,每天汇总6个调研组调研指导工作情况,跟踪日作业能力,系统梳理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全市各地强化农机保障,充分利用省倒伏农作物收获机械补助政策,组织改装倒伏收获机械220台。爱辉区、孙吴县分别出台收获机械防陷链轨装置补贴方案,对收获机械专用的链轨履带式行走装置给予补贴。对6949台联合收割机、3.8万台整地机械、2674台秸秆离还田机械全部进行检修,投入维修技术人员2047人次,培训农机驾驶操作人员1344人次。
按照正常作物抢收快收、倒伏低洼地块建立销号制度的总体原则,组织开展农作物分类收获,实现农作物应收尽收,最大程度减少田间损失。建立层级工作责任制,把秋整地工作任务落实到乡镇、村屯、机车和地块。组织安装深松测试仪5500台套。与红色边疆农场、红星农场、赵光农场协调对接,调配45台大型机械,开展跨区作业。通过县(市、区)自查、市级核查验收的方式,突出倒伏水稻、玉米、大豆和站秆的水稻、大豆,结合秋收进度日调度数据,逐级落实秋收主体责任。市级6个工作组于10月21日至24日分组开展核查验收,通过听取情况汇报、随机抽查、现场核查的方式,按照规范程序、严格工作标准,验收各县(市、区)秋收工作情况。目前全市秋收工作基本完成。
下步,各地和有关部门将指导农户加强粮食收后整理,帮助农民算好账,适时顺畅销售。组织对接大型粮食收储加工企业,全力入市收购,扩大加工规模,引导大型农机合作社烘干塔开足马力生产,为散户做好代储、代烘、代管,保证粮食品质。宣传粮食收储政策和农产品市场需求及价格走势信息,引导农民对接市场,提前谋划调整种植结构,为明年农业生产工作奠定基础。将因地制宜抓好秸秆还田与秋整地。抢抓晴好天气,争取有利时间开展秋整地作业,力争能够深松的地块全部实现深松整地。充分利用省深松和玉米秸秆翻埋、碎混还田和水稻秸秆翻埋还田等补助资金,发挥农机管理平台作用,强化深松整地和秸秆还田面积质量核实。坚持玉米秸秆翻埋、碎混还田、水稻秸秆翻埋、旋耕还田作业标准,因地制宜推广秸秆免耕覆盖还田。对不进行还田利用的,适时组织合作社、农户、企业或专业打包队完成机械打包、直接出地,为明年春耕生产打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