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新时代黑河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绚丽华章
我市以创边疆特色党建为引领推动民族事业发展
我市不断深化创边疆特色党建主题活动,立足于全市38个少数民族、7万少数民族群众,持续强化党组织在边疆民族工作中的正确引导,确保党建工作与少数民族事业齐抓共管、深度融合,在推动全市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固、人民安居乐业中迈出坚实步伐,书写绚丽华章。
实施民族“党建+”行动,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全市党组织和党员向促进民族团结和谐进步发力,全力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示范单位”成果,积极推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着力构建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和谐关系。畅通群众参与、监督、反馈渠道,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列入地方党组织政治巡察和地方党政领导班子考核内容,建立激发民族团结正能量激励机制,把党建引领民族团结进步融入中心工作。窗口服务单位党组织利用显示屏、宣传栏、便民服务卡等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尊重各族人民风俗习惯,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民族村党组织将民族“党建+”行动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紧密结合,目前17个少数民族贫困村全部脱贫,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少数民族群众收入显著增加,2019年全市民族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750元,生活幸福指数大幅提升,处处呈现出勃勃生机。
立足基层党组织力提升,在民族乡村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上持续发力。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积极落实党的少数民族干部人才政策,2018年以来各县(市、区)共提拔重用副科级以上少数民族干部63名。考虑熟悉民族工作和具有农业农村工作经验,选优配强少数民族乡班子,民族乡乡长全部由建乡主体少数民族干部担任,党委书记中有少数民族5人,党政“一把手”平均年龄43岁,本科以上学历达到92%。以“一好双强”为标准选任民族村党组织书记,切实担负起推动民族乡村振兴的重任。将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纳入全市干部重点培训规划,采取观摩学习、交流和挂职等形式,对优秀少数民族干部进行多岗位、多领域实践锻炼。组织开展市级示范培训和县级兜底培训,全市84名少数民族村党组织书记和390名少数民族村“两委”成员培训全覆盖。
夯实少数民族党员队伍,筑牢党建坚实基础。实行少数民族发展党员计划单列,注重发展少数民族优秀年轻党员,2018年以来,共发展少数民族党员165名,少数民族党员队伍不断壮大。打造20个少数民族村党员致富示范基地,有力推动民族事业发展。发动少数民族党员带头传承保护民族文化,设立民族团结先锋岗,发挥少数民族老党员“传帮带”作用,加强民族手工艺人才、技术骨干和产业发展领军人才培养,申报成功3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鄂伦春族摩苏昆、狍皮制作技艺、古伦木沓节列入国家级保护项目。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党员干部在联系服务群众、基层矛盾调处等方面的优势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