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源头”“拓下游”,卖粮难题迎刃而解
——北安市积极助力粮食企业复工,增加粮食收购能力
连日来,在通北国家粮食储备库门前,卖粮的车排成队。记者看到,一辆满载水稻的运粮车缓缓驶入储备库二井子分库“收粮点”,这是农民罗利明通过网上预约方式售卖的粮食,他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将自家产的水稻“颗粒归仓”,卖粮钱也通过“一卡通”在24小时内到账。这次售粮不仅打消了罗利明“卖粮难”的顾虑,更让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快捷方便。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切实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使粮食尽快变现,投入到新一年的农业生产中,北安市一方面快速推进粮食收储工作“全面苏醒”,一方面协助粮食收储企业复工复产,通过“稳源头”“拓下游”双管齐下,使卖粮难题迎刃而解。
在北安象屿金谷农产有限责任公司的正门口,一侧空车缓缓驶出,一侧载满玉米的车辆在经过消毒和封门后排队驶入。“一进一出”“司乘不落地”的具体举措让企业安全风险降到了最低。在工作人员的全程“护送”和自动化的检测下,农产品抽样、化验检测、信息报送等一系列的工作有序开展起来。公司总经理助理蔡畅告诉记者,北安市委、市政府对企业开工复产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封厂”期间,有38名员工不能离厂,经过协调,不仅为员工办理了“绿色通行证”,企业班车也协调开通,“点对点”接送员工上下班,目前在岗员工70多人,能够正常生产。
协助粮食收储企业复工复产,不仅解决了农民“卖粮难”“卖粮慢”的难题,更解决了企业需求原料的“燃眉之急”。自3月3日开仓至今,象屿金谷农产有限责任公司日均收购玉米700余吨,总计达到4101.85吨。
不论是罗利明的“畅通便捷”,还是北安象屿的“全员稳定”,都是北安市科学统筹解决“卖粮难”具体举措之一。为保证粮食颗粒归仓,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北安市积极助力粮食企业复工,增加粮食收购能力。组织各类粮食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尽快复工复产,中储粮北安直属库和黑龙江省华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对三等以上标准大豆进行收购,赵光九三油脂公司对三等以下油脂大豆进行收购加工生产,象屿对剩余玉米进行持续性收购,促进农民余粮市场化销售。同时,抓好政策性收购,确保农民销粮顺畅。严格落实国家政策,组织指导6家政策性收储库点复工、开秤收购。对符合质量要求的稻谷敞开收购,不限收、不拒收,不压等、不压价,快接卸、快结算,切实保护农民收益。北安市还积极因势利导,加大政策、信息的宣传发布力度,引导农民理性分析判断市场价格,以质论价,不盲目惜售。组织农民及时进行清选,确保粮食卖得出、卖好价,确保不发生卖粮难和坏粮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