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中那束温暖的阳光
——记嫩江市阳光公益陈彬和他的志愿者战友们
小区值班有身影,清单采购有行动,关爱居民有实际,志愿者在这个疫情防控的冬季里,是阳光,温暖人心;是暖阳,让人如沐春风。
每当风雨起,阳光总在前。在嫩江,阳光公益志愿者协会会长陈彬和他的志愿者战友们,在这场疫情中,挺身而出、迎难而上,用自己的绵薄之力拨开乌云,用热情温暖着居家百姓的心,为疫情防控注入了温暖的力量。
响应“志愿招募令”投身战斗最前沿
你是冲锋在前的“战斗者”,无畏艰险、逆行向前;
我是服务后方的“红马甲”,倾情守护、温暖人心。
在疫情防控初期,嫩江市委精神文明办发出《致嫩江市广大志愿者倡议书》,陈彬率先带领志愿者义无反顾,积极响应。“看着那么多的医护、公安等人员投身一线防疫中,很受鼓舞,我们在后方,做坚强后盾,防疫有我们在”,陈彬号召志愿者从便民举措上想实招。
43岁的他,先是号召组建“抗疫便民服务队”,志愿者有车的出车、有人的出人,即日组建、即刻行动,成为政府服务群众的“直通车”。随后,又主动开辟“第二战场”,现已招募8名志愿者,成立“应急救援车队”,专门服务于急重患者、老残人员等弱势群体,尽己所能为他们提供安全、快速的的出行服务。
陈彬作为志愿者,看到江边渡口、城南高速口、城东出城口等交通要道,公安干警、社区等工作者在严寒的冬日里奋战,在阳光公益志愿者协会发出了《向嫩江守护者送温暖》的倡议,广大志愿者积极响应,仅用半天时间筹集购买1580个热帖、100个热宝、555双自发热鞋垫,送到了守护嫩江人民平安与健康的卫士手中。还向交警队、中医医院等防控一线人员陆续捐赠口罩458只、自发热米饭360盒,充实了工作、生活物资储备。
冲锋“服务第一线” 便民服务惠万家
因疫情防控需要,小区实行封闭管理,百姓生活日常被疫情防控“打乱”。阳光公益志愿者协会以助人、为善的满足百姓生活所需为目标,马上组织,开启便民“快跑”。
社区居民打电话预定或微信群“下单”,商家“接单”结账,志愿者免费配送,防疫期间的购物链形成,打通了居民购物的“最后一公里”。商场超市人手不足,志愿者又当起了“卸货员”、“理货员”,时不时还当起了“卫生员”。
“说句心里话,面对疫情我也怕”,陈彬说志愿者在一起,就是一股坚实的力量,没有一个退缩的、没有一个讲条件的,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配送路程越来越远、服务项目服务内容不断扩增。10个人、20个人、30个人……一个战队、两个战队,有给居民买药的、有给小孩买奶粉的、有护送孕妇残疾人上医院的、甚至为出门远行的人帮着运送行李,大家尽力为志愿者这个身份坚持、忙碌着,“虽然累点儿,为大家做事,心里却是很开心。”
截至目前,参加“抗疫便民服务队”的志愿者已达38人,累计为3900多户居民购买蔬菜药物、米面粮油等物资,免费接送残疾人、孕妇等患者上医院就诊70多次。
友爱团结一家亲,阳光志愿在行动
近年来,陈彬四处奔走,现身于全国各地,与省内外志愿者机构通力合作、虚心取经,不断拓展服务领域,申请服务资金,保障协会运行。现如今,团队日益成熟,在环保、助残、敬老、扶贫等10多个领域留下志愿足迹,引进“壹基金温暖包”、“壹乐园”、“净水计划”、“旧衣回收”等多个项目不断开发“家政志愿”、“助残志愿”、“月嫂培训”等本土品牌,志愿者协会,在他的带领下逐渐形成规模,用他们的志愿活动,感染着周围人,传递着正能量。
“阳光公益”成长了陈彬,陈彬也撑起了“阳光公益”,是他复制出一个又一个“陈彬”,在团队中、在熟悉他的人眼中,他就是志愿者的一面旗帜,他就是整个队伍的集结号。志愿者穿梭于大街小巷、居民小区,成为免费的“快递员”,那一顶顶“小红帽”、一件件“红马甲”,成为了战“疫”中那束温暖的阳光,成为了小城嫩江温情的城市“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