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彩色+生态=增收
——爱辉区西岗子镇寒地水稻大丰收
金秋十月,稻谷飘香。10月12日上午,爱辉区西岗子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机器轰鸣,一派繁忙,一台台收割机来往穿梭,奏响了欢快的寒地水稻丰收乐章。
在西岗子镇稻田公园里,6公顷的创意彩色生态水稻迎来了收割季,三台收割机马力全开,经过收割、脱粒、秸秆粉碎等工序,收获一车车金黄的稻谷。登塔眺望,红色水稻书写出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与金黄稻浪交相辉映,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彩色稻田创意丰收画。
由于今年采用适宜稻种,加之科学的田间管理和有利的气候条件,爱辉区西岗子镇寒地水稻迎来了大丰收。爱辉区西岗子镇稻丰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军算计了一下,水稻亩产约能达到550公斤,每亩收益1500元。杨军说,种植寒地水稻技术要求非常严格,在种子处理、苗床管理、整地、插秧、田间管理等各生产环节都必须做到高标准、高质量。
秋日的阳光照在一层层的稻谷上,金灿灿的稻穗压弯了腰,丰收的农民也笑弯了腰。村民陈德民把自家的土地都流转给了合作社,并在合作社打零工,一年收入近5万元。“一公顷地租金七八千块钱,我租出去两公顷地,平时没事的时候在合作社打打零工,一年能收入这么多,真是衣食无忧,过上了小康生活。”
为调优种植结构,西岗子镇依托中国最北的国家级水稻节水灌溉试验站建设高纬寒地水稻种植基地,种植水稻4200余亩,寒地水稻产量与品质逐年提升。为实现水稻种植规模化和集约化,2016年成立稻丰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统一育苗、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管理,带动了更多的农户增收致富。近年来,西岗子镇将休闲观光与农业发展有机结合,建设的稻田公园有力地助推了乡村振兴。彩色生态水稻的种植不仅扮靓了乡村,吸引来众多游客,也带动了村民增收。西岗子镇还将大力推进水稻种植,以稻田公园为中心,走出一条以旅兴农、以农促旅的农旅融合产业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