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辉区始终坚持向脱贫村、乡村振兴重点村、软弱涣散党组织村、抵边村选派优秀驻村干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打造“百里界江边疆党建示范带”贡献驻村力量。
党建引领“固本维”,筑牢基层“强堡垒”。爱辉区驻村干部积极协助配合乡镇党委、村党支部深入实施乡村人才回引工作,聚焦“储育管用”,探索建立“链式培优”工作机制,制定5方面13项回引政策,为所派驻村选育储备优秀村级后备力量114人。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主题党日活动684次,“第一书记”讲党课140次。邀请党校教授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宣讲20余场,组织农业专家、致富带头人等开展“农业技术大讲堂”6期,切实将农业种植生产技术送到田间地头。4个基层党组织被省委组织部授予标杆型、成长型党组织称号。
产业兴旺“发展维”,打造振兴“聚宝盆”。爱辉区立足特色资源优势,坚持精准发力,积极推动农旅融合产业发展。驻村干部紧紧围绕“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富农”的发展思路,打造坤站村寒地水稻立体养殖、稻田公园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总收益60余万元,带动农户增收20余万元。外三道沟村发掘知青文化,建设知青文化体验园和知青民宿,带动9户群众每户分红3000元,吸纳劳动力10人、年人均增收1万元。泡子沿村的“最美荷花塘”、西山后村的龙头山寨漂流、新生村的鄂伦春民俗体验园、外四道沟村的汽车营地等,都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共同努力下成为乡村旅游的热门打卡地。瑷珲镇驻村干部与北三家子村青年党员俞良峰合作拍摄快手短视频,粉丝量现已达102.2万人,直播销售自产的绿色农产品,累计销售额800余万元,助力农产品溢价30%。相关成果入选全国“农村直播电商优秀案例县域案例”“直播电商优秀案例个人案例”。
基础服务“保障维”,织密民生“幸福网”。2024年以来,爱辉区驻村办积极组织推动驻村干部协调各类资金1780余万元,帮助落实产业项目19个,增加村集体收入232.8万元,带动农户就业228人,促进农户增收156万元。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派出单位和社会各界力量,硬化通组道路25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157盏,投资10万元改造升级村级卫生室医疗设备,投资70余万元新打水井一眼和铺设自来水管网5700米,新建旱厕41个。开展驻村干部包保困难群众行动,累计结对帮扶120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400余件。深挖乡村文化资源,修缮瑷珲村、张地营子村等百年戏台,组建“村级文艺队”,举办“村BA”“乡村运动会”、广场舞大赛、红色电影放映会等文化活动20余场,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倡导文明“和谐维”,奏响乡风“文明曲”。驻村干部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通过网格管理、群众自治、志愿服务,逐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发展新格局。创新“积分制+”治理模式,设立“家家美积分超市”“道德积分超市”等积分兑换平台,将遵纪守法、孝亲敬老、移风易俗等行为量化为积分,以分换物,现已累计兑换物资价值15万元。成立各村道德评议会等,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引导党员干部带头签订《文明承诺书》《移风易俗承诺书》,倡导文明村风,抵制天价彩礼等陋习,婚丧支出下降30%以上。形成了“党员示范、群众跟上”的良好风尚,推动乡风文明融入村民日常生活。推进志愿服务与网格治理深度融合,探索“网格+志愿服务队伍”联动融合的志愿服务模式,组建由驻村干部、专兼职网格员、退役军人、巾帼群体等构成的志愿服务队124支,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0余次,惠及群众8000余人次,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