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是产业发展的主阵地,更是经济增长的强引擎。嫩江经济开发区着力搭建产业集聚平台,今年重点在四大产业园建设上下足功夫、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上持续推进,在产业集群、招商引资、产业创新等方面真正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全市招商引资和经济建设再上新台阶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嫩江市产业发展的主阵地,嫩江经济开发区在去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通过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借助哈洽会、绿博会、上海进博会等招商平台,在去年签约项目75个、总投资25.9亿元,高新科技冷压秸秆板材、鹅饲料加工、河北佰川鹅绒加工、海南晟阳达数智大豆精深加工综合产业园、嫩江农谷产业示范园等5个招商项目成功落地,招商引资成效凸显。
为打造开发区园中园,嫩江经开区充分利用闲置资产,开展招商引资,积极打造嫩江非转基因大豆加工产业园、北鹅产业园、中食世纪产业园、农谷产业园四大产业园。利用嫩江原祥润食品公司闲置资产,计划投资1.41亿元,打造全国鹅屠宰规模最大的嫩江北鹅产业园。目前,项目已完成可研报告、专家评审、项目设计、发改立项等前期工作,招商引资企业嫩江舒雁畜禽加工有限公司已签订入园协议、预订屠宰设备。利用南华糖业闲置资产,计划投资19亿元,打造该市首个大豆全产业链加工园——中食世纪产业园。目前,正在开展发改立项等前期工作,计划今年施工建设,预计当年建成投产。利用中储粮北方农机闲置资产,计划投资1.46亿元,打造全省首个非转基因大豆加工产业园,项目已开工建设、有序推进。利用国有土地租赁到期闲置资产,计划投资65亿元,建设全国最大粮食加工仓储物流产业园——农谷产业园,计划用3至5年时间,建设10—20个农业加工项目,打造粮食加工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示范产业园区,目前园区已开工建设。这四个产业园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189亿元、纳税5.2亿元,带动4700人就业,真正实现“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畜头肉尾”,有力拉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为加速推进项目建设,嫩江经开区明确分工、压实责任,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压茬推进,想方设法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程质量,按时完成全年建设任务。同时,嫩江经开区在基础配套设施打造上,实现通电、供水、供热、通信、通气、道路、治污管线和土地平整,达到“七通一平”标准。为进一步提高重大产业项目的承接能力,今年计划总投资2.74亿元,全面提升硬件环境,为招商引资“筑巢引凤”创造优质条件。
嫩江经开区还建立创业孵化平台,扶持临规企业发展壮大。投资1.46亿元建设的嫩江非转基因大豆加工产业园(启动区)项目,将建设8个标准化工业厂房,供大豆加工企业及副食品加工企业入驻。目前已有7家企业签订入驻协议,其中对外出口企业黑龙江省德朗福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已经入驻。项目全部建成投效后,在三年内将培育临规企业4—5个,实现年产值5亿元,将成为嫩江市大豆加工企业集聚的先行区、小微企业的创业区、规上企业的孵化区,为嫩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