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急难愁盼”交出厚重答卷
——爱辉区人社局着力提升为民服务质效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民力,民生关系发展。近年来,爱辉区人社局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突出惠民实效,深挖政策增量,争做稳定就业的推动者、改善民生的执行者、劳动关系的维护者、公共服务的践行者,交出一份殷实、厚重、亮眼的民生答卷。
打好就业创业“组合拳”
图为爱辉区人社局走进高校开展毕业生招聘活动(资料片)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拓展“岗位链”,延伸“服务链”,深化“培训链”,扩充“创业链”,积极开展岗位供需摸排、专项招聘、直播带岗等就业服务,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2024年,爱辉区城镇新增就业1441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814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98人。深入企业开展稳岗扩岗政策适配,推行“不来即享”“直补快办”,落实各项就业补助1552.79万元,有力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稳岗动力。持续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家门口”就业服务站3个,创建零工驿站15个,举办各类特色专项招聘活动36场次,发布招聘岗位40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649人。紧盯农民工、脱贫劳动力就业,强化就业帮扶,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开展技能研修、岗位练兵等项目式、精准化培训1500余人次,率先在全省人社系统范围内开展无人机驾驶技能培训。
打造和谐关系“调节器”
解决企业用工难题(资料片)
始终坚持稳定推进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向全区各用人单位发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倡议。加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保障和风险监测预警机制。践行“四下基层”,通过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园区、进工地等,开展普法宣传9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5000余份,引导区域内企业规范用工。对在建工程项目“五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着力整改欠薪问题隐患,日常巡视检查用人单位317户,涉及劳动者678人,接收投诉举报线索71起,帮助610名劳动者追讨工资1232.6664万元。坚持劳动人事争议处理“调裁治”融合发展,加强与多个部门沟通合作,最大程度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2024年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02件,调解成功率80.46%,结案率100%。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基层调解组织打造计划,打造19个基层调解组织,指导调解组织调解案件57件。优化仲裁服务,以“流动仲裁庭”模式深入企业,上门开展现场庭审,助力当事人在“家门口”维权,有效化解劳资纠纷矛盾,切实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
始终以全面落实养老保险各项改革任务为主线,加快建设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法定延迟退休年龄前期宣传工作,持续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引导法定参保人群依法依规参保,全区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9.6万人次。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持续落实社会保险助力乡村振兴帮扶政策,为1929名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返贫致贫人口、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19.29万元。延续实施失业保险降费率政策,为141户参保企业降低失业保险费108.7万元,拨付稳岗返还资金33.94万元,惠及50户参保企业926名参保职工。严格落实“保发放”工作机制,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均按时足额发放到位。严格落实“四比对一报告”制度,畅通信息共享渠道,打破部门间数据壁垒,精准锁定疑点数据,各项社保基金管理安全规范。与8家银行签订合作协议,在37个银行网点开设社保服务窗口,可办理社保相关的12类32项业务。发挥好社银合作窗口“就近办”作用,满足企业和群众多样化社保服务需求。推出“综合柜员制”,整合养老、工伤、失业等五项保险统一经办,优化经办流程33项,精简申报材料60%,压缩办理时限30%,实现“一站式接待、一趟式办结”。
畅通为民服务“高速路”
推进“互联网+人社政务服务”,推动人社服务温度不断提升。持续提升人社服务“直通车”质效,建立领导包抓盯办“急难愁盼”机制和部门协调联系机制,落实盯办、督办、回访、销号的“直通车”全程闭环跟踪管理机制,132件急难愁盼问题通过“直通车”服务快速解决、就地解决。实施“零障碍、快车道”人社优办快办工程,推行“帮办代办”服务和惠企政策“直补快办”,开辟老年人、残疾人等“绿色通道”,持续精简材料、压缩时限,大力推行社保卡“一件事”、退休“一件事”、事业单位“一件事”等建设,人社系统155件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全程网办率99.35%,即办件率100%,办件量达30000余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