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8568件,结案率97.25%;5997件案件通过绿色通道进入速裁程序,平均结案时间同比缩短11.88天;依法对55家曾被纳入过失信名单后履行完毕的企业进行信用修复……爱辉区人民法院紧扣服务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目标,通过机制创新、营商环境优化、涉外人才培养等举措,为打造向北开放重要窗口提供坚实司法保障。
创新机制,多元解纷提质效。与哈尔滨松北区、绥芬河人民法院签署《黑龙江自贸区三片区管辖法院司法合作协议》,强化区域协作;与黑河自贸片区管委会共建跨境电商法律服务站,编制《跨境电商法律实务手册》,助力涉外商事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构建诉讼、调解、仲裁协同衔接的涉外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出台《涉商事诉调仲一体化机制若干意见》《破产案件快速审理机制指引》等制度,形成“六步走”工作链条,自成立破产专班以来,共受理破产类案件128件,全部适用快速审理机制。
护航营商,平等保护促发展。坚持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2023年审结的外资商贸公司与牧业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入选全省“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典型案例;充分利用自贸区法庭融入基层、贴近一线的优势,开辟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快审快调1.2亿元欠款案,为企业节省诉讼成本33.65万元;通过“三合一”审判模式高效审结“水星家纺”等商标侵权案,强化本土品牌保护。成立全市首家“执前和解工作站”,探索“执前督促+和解”机制,专项清理涉企债务、农民工工资等执行案件,其中3起案例入选全省司法服务保障自贸区建设十大典型案例。
人才筑基,协同创新强动能。深化“政产学研”合作,与黑河学院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开展涉俄法律翻译、云上法律咨询等服务,联合撰写的《中俄商标注册程序比较研究》被俄文期刊收录。11篇研究成果在国家级、省级平台刊发;“法治大讲堂”、青年课题研究小组、《自贸区法庭司法保障新模式》等7项成果获省市级推广,涉俄审判理论研究与实务协作持续深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