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驾马车”驱动赋能基层治理
——北安市探索实施“三个三”模式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北安市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条主线,聚焦基层治理中的难点痛点,积极探索实施“三个三”模式,致力于减轻基层负担、优化治理效能、激活保障动能,成功将“小马拉大车”的困境转化为“群马驱小车”的良好局面,基层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三招破局——体制藩篱应势而解
北安市在创新体制机制上持续发力,构建起上下联动、高效贯通的工作格局,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大动力。
党建领航,构建高效协调“指挥部”。创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市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市委副书记和组织部部长协同推进,将28家市直部门纳入成员单位,成立双牵头制工作专班,多次召开会议凝聚合力,夯实了治理的“动力主轴”。
精准施策,拧紧责任落实“螺丝钉”。严密推进机制,对标省市要求,细化85项任务分解台账,明确各方责任,召开专题调度会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深入盘点,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下足落实“绣花功夫”。
严督实导,打通执行落地“中梗阻”。强化督导机制,采取“周调度+月总结+季下沉”方式,对各单位开展两轮全覆盖指导,解决了网格员下沉、标牌标识等7个问题,同时与重点部门“点对点”会商5次,推动完善权责清单、整治借调人员等重点任务顺利完成,打通问效“最后一米”。
三力并发——治理活力蓬勃涌现
北安市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实施“三个工程”,推动基层治理不断迈上新台阶。
网格深耕,激活治理“神经末梢”。在网格治理工程中,深入推进“红网领航·心安北方”工程,建成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指挥中心,科学划分网格并同步组建党小组,确定党员中心户502个,解决群众关切问题1308个。选优配强“三级四长”,配备专职、专业、兼职网格员,化解居民纠纷640余件,推动机关单位党组织和党员下沉社区办实事、参与志愿服务,打造便民“服务圈”。
党建联创,奏响多元共治“合奏曲”。党建联建工程成效显著,街道、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建立“大工委”“联合体”,配备专职和兼职委员,召开联席会议81次,解决特殊群体问题94个。引导新就业群体人员担任兼职网格员,打造省级“红色物业”示范点,扩大了治理“朋友圈”。
能力进阶,提升服务“幸福指数”。持续发力能力提升工程分类施策开展培训,组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外出观摩学习,孵化组建185个志愿服务团体,实施260余个服务项目。同时,提高乡镇干部待遇,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提升服务质效。
三箭齐发——坚实筑牢保障根基
北安市将优势资源向基层倾斜,汇聚基层治理合力。
人才倾巢,汇聚基层“源头活水”。推进人员力量下沉,224名优秀干部奔赴乡村(街社)一线,提出“金点子”170余条,解决群众困难720余件,升级产业项目4个。同时,补录社会工作者,投入编制用于乡镇(街道),设置公益性岗位899个,有效破解“人少事多”难题。
事务减负,剔除基层“冗余枷锁”。推进基层事务规范,开展赋权运行评估,制发“三项清单”,规范证明事项和机构牌子标识,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清理冗余群组和账号110个,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化解“负担过重”难题。
资金赋能,点燃发展“强劲引擎”。资金资源投入到位,将乡镇街道、村社区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制定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撬动资金近亿元,新建、改建党群服务中心,新增服务功能区,服务群众3.5万余人次,纾解了“无米之炊”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