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赵女士成功通过市消费者权益维护中心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顺利解决了一起购车纠纷。这起案例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宝贵的维权经验,也再次提醒广大购车者,在提车签字前一定要严格验收车辆,避免掉入消费陷阱。
赵女士在某4S店购买一辆SUV,购车费用共计14.3万元。在接车当日途中,车辆发动机便发出异响。赵女士随即返回店内,4S店对车辆进行了软件升级,并声称车辆各项功能均无异常。然而,几天后车辆启动时,发动机再次发出异响并突然熄火。赵女士立即联系售后服务,4S店售后安排拖车将车辆回收检测,始终未能找出故障原因。一个月后,故障重现,车辆第三次进店,问题依旧未能得到妥善解决。面对这一连串的问题,赵女士要求退货,但销售方却予以拒绝。无奈之下,赵女士向市消费者权益维护中心投诉,希望通过调解解决退车问题。
根据《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2021年7月2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3号公布,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相关规定,家用汽车产品在三包有效期内出现特定情形时,消费者有权选择更换或退货。赵女士所购车辆发动机在三包有效期内多次出现故障且未得到妥善解决,完全符合退货条件。
市消费者权益维护中心接到投诉后,迅速展开调查,并严格核实了赵女士所述情况。针对投诉事项,中心对商家进行了约谈调解,最终该汽车销售店同意退车并退回了相关合理费用。
市消费者权益维护中心主任陈冷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购车过程中务必提高警惕,特别是在提车签字前,要严格检查车辆的全部法定文件,如购车发票、产品合格证、机动车登记证书等。同时,对车辆的外观、内饰、发动机等配置也要进行细致比对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指出并谨慎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