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在北纬50度的冰天雪地里能不能过冬?答案是肯定的!
进入12月份,黑河室外最低气温已经逼进零下30摄氏度。在爱辉区西岗子镇盘肠沟村寒地小龙虾育苗养殖基地,棚室内的小龙虾养殖池温度保持在零上7摄氏度,13厘米长的雌性小龙虾种虾,在这里泡上了“温泉”,住上了“别墅”,开始第一次寒地越冬之旅。免烧温室大棚,正是小龙虾在高寒地区过冬的秘籍。
图为养殖基地免烧温室大棚
在南方规模养殖、受到广大食客欢迎的外来物种小龙虾,通过苗种引进,不断在高寒地区“安家落户”。随着寒地繁殖技术的不断攻关,小龙虾养殖也从“南引”逐步实现“北繁”和“寒育”。
图为工作人员为越冬的小龙虾种虾投喂饲料
让小龙虾养殖在高寒地区实现大面积推广,最难办的就是种苗。以往,从南方引种而来的小龙虾要经过长距离运输和干冰、低温冰袋、专用冷藏等多种保存方式,苗种成活率很低。今年冬天,盘肠沟村寒地小龙虾养殖育苗基地专门为越冬种虾搭建了免烧温室暖棚,并在棚内池塘放置水草、安装虾巢,模拟小龙虾繁殖的自然环境。免烧温室大棚利用太阳能吸热材料保持恒温,通过温度调控,适时增加小龙虾活性,以此实现人工调节产卵期。
基地技术负责人薛金山介绍,以前基地利用两年的时间,才将小龙虾虾苗从南方一站一站地平移过来,让它在黑河落户。现在有了寒地温室育苗技术,既节约了虾苗的运输成本,也大大提高了小龙虾苗种的成活率,同时,能让小龙虾在寒地过冬、自繁自育,在高寒地区实现大面积推广。
作为高寒养殖区,爱辉区西岗子镇盘肠沟村寒地小龙虾养殖育苗基地去年11月份开始筹建,今年开始饲养,今年8月份第一次上市。首批投放的15万尾龙虾苗捕获小龙虾将近1.1万斤,其中70%销往南方,并与南方淡季市场互补、错峰上市,实现“北虾南运”,当年销售净利润达到20多万元。
今年,基地预留了5000尾小龙虾种虾,并计划明年再引进5万尾抱籽虾进行本地繁育,明年预计共繁育小龙虾虾苗1000万尾,供应黑河地区以及绥化、齐齐哈尔和伊春部分地区市场。目前,500万尾小龙虾虾苗已经被成功预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