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实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造幸福之城
时刻站在群众视角想问题、干事情,以利民实事为牵动,全力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大事,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美丽的江畔,欢乐的人群
打造更为优质的人民教育
我市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生本教育理念为统领,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有效回应群众“学有所教、学有优教”的期盼,让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稳步提升。
生本教育培训课堂
加快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组织开展优质园指导帮扶薄弱园活动。市教育局印发《黑河市“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实施方案》,2023年新建2所公办幼儿园,爱辉区幼儿园项目正在有序施工,北安市乌裕尔幼儿园预计投入资金2700万元。开展以“本真理念下幼儿园环境创设及本土资源开发利用”为主题的跟岗研修活动。组织优质园帮扶活动,完成实地+线上指导近150次,为被帮扶园送专题讲座、集体教学活动展示35次,交流研讨20次。
中俄青少年乐器交流活动中古筝演奏表演
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建设以及义务教育学校薄弱环节和能力提升工程。市教育局组织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育督导赴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参加高级研修班学习;投入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资金5009万元,推进实施91个项目,目前已经完成17个。扎实推进省属高校对县中托管帮扶工作,实施县中标准化建设工程,继续强化市域优质普通高中(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对县域城镇一般高中和农村高中的托管帮扶工作。
持续推进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做好中职校“3+2”中高职贯通培养、“1+X”证书试点和优质校、优质专业“双优”建设工作。深化中职校“一校一品”特色专业建设,建设政府主导的区域性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与哈尔滨市、呼和浩特市、大兴安岭地区开展合作,建立市域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联盟。爱辉区职业技术学校依托坤河实训基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向农民传播实用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深化生本教育教学改革,以教育数字化加速教育现代化。深入推进“课前、课堂、课后”一体化生本教育教学改革,先后组织三批次共190人分赴广州和桂林参加生本教育理论学习与跟岗学习班,组建以黑河小学语数外三科为主要引领的分年级生本教研体,以省重点课题《以生本教育理念为引领促进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研究》为引领,市教师发展学院举办了“黑河杯”初中生本教学“展、研、培”研讨会。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积极申报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国家级试点区试点校工作。
实现更高质量的社会保障
我市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政策,精准释放政策效应,社会保险惠企力度不断增强,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市社保中心积极做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和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平稳提升基本养老金水平。加强业务指导,分解细化工作任务,建立工作督办和调度机制。积极执行降费率政策,延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失业保险费率政策至2024年底,截至5月末,全市共减轻企业负担1100余万元。深入开展扩面行动,截至5月末,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7.87万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4.54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38.8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5.3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11.75万人。
大力开展失业保险专项整治行动,制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劳务派遣单位截滞留稳岗返还资金清理和短期参保骗取失业补助金清理两项专项整治行动的指导意见》,成立专项行动专班和领导小组,及时指导县(市、区)开展行动。目前,全市已核实的国家和省下发失业补助金疑点数据192条,未发现虚构劳动关系骗取待遇问题。
市医保局全面实施职工基本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成立了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相继开通153家定点医疗机构普通门诊统筹政策的直接结算。开展政策培训、政策宣传和政策解读9次。截至今年6月,我市职工门诊统筹结算5.41万人次,结算金额998.8万元。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实行以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
提供更有温度的健康服务
我市始终坚持把改善群众就医条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不断推进健康黑河行动,全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广大群众提供更高效更温暖的卫生健康服务。
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址绿化工程施工
市卫健委统筹推进健康黑河行动。全面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优化措施,全力抓好疫情监测预警,不断完善常态化医疗救治体系,建立总医院制度、跨区域协同支援机制,切实保障好群众就医用药。
全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市卫生健康中心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市第一人民医院(黑河市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市传染病医院、市疾控中心、爱辉区农村疾控中心建设项目预计10月完工并投入使用。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发热门诊建设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完成建设。全市确认兴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5个中医馆,争取补助资金,进一步强化中医药人员配备及诊疗设备配置,完善技术服务。
群众在社保窗口办理养老保险业务
全面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年活动。从2023年开始集中利用一至两年时间,全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改造、设备配置、人才队伍建设等六个方面工作,全面提升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目前,已完成《黑河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活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起草。此外,还举办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能力提升培训班,建立因病返贫、疫情影响因素预警机制,开展危重孕产妇救治体系评估工作,全面推进母婴安全五项制度落实落细。
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制发《关于加强国家卫生城市管理长效工作的意见》等,爱辉区、中省市直各部门协同发力,推进30家市直部门677人下沉网格,实现城管、卫生等13大类、37中类、254小类社会事件的全周期闭环治理。国家卫生城市网上满意度测评得分88分,群众满意度达94.1%。
发展更加惠民的文体和民政事业
我市坚持以群众满意为目标,高起点建设文体惠民设施,高水平组织文体惠民活动,高质量打造文体惠民品牌,聚焦便民利民推动路牌门牌标识规范化等民政工作,努力让文体和民政事业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今年以来,我市全方位推动中俄人文交流合作。高质量举办第十三届中俄文化大集,设置了高端互访、文化交流、贸旅融合、招商推介、沿边文旅走廊建设五大板块30项“文旅+”活动。其中,中国民间花灯展、“龙江花月夜”中俄界江文旅演艺等中俄人文交流活动备受市民和游客喜爱。
军警地篮球赛
弘扬传统民族文化和边疆文化。我市广泛开展爱辉区鄂伦春族下山定居70周年系列活动、五大连池非遗文化美食节、首届中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销会等多种文化活动,吸引央视《味道》栏目组和《风物》栏目组来黑河拍摄,俄式大餐、少数民族特色食品、矿泉豆腐等特色美食吸引了大量粉丝,全景展示了黑河的民族特色和边疆特色。
推动全民健身,深化体育交流。市体育局全力增加我市体育运动场地面积,提早开放市民健身大厅,投资1亿元的嫩江市体育公园、公共体育场项目破土动工,目前我市人均体育场地已达到2.35平方米。嫩江市积极谋划“四馆四中心”和综合体育馆等文体基础设施项目,完成墨尔根古道驿站博物馆三楼改陈、体育公园和公共体育场项目建设,丰富群众文体生活,打造群众文化的“精神驿站”。举办2023中俄界江黑龙江国际冰球友谊赛、中俄界江黑龙江国际冰雪汽车挑战赛和2023年中俄双子城篮球季开幕式暨中俄篮球友谊赛等中俄体育赛事,进一步深化中俄双方体育领域的交流合作。
市民政局积极推行低保渐退政策,为月人均收入超过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低保对象予以清退,但家庭月人均收入仍符合当地低保边缘家庭认定条件,给予不超过一年渐退期。对低保边缘家庭的重残人员、重病患者实施“单人保”政策,扩大低保覆盖范围,有利于困难群众享受更多的惠民政策。有序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和地名区划管理,通过网络向民众广泛征集完成新建街路命名和城市门牌街路规范化标识安装,经听取人大、政协意见建议和专家审议,确定了16条新建街路路名,目前新建街路路牌正在制作和安装中。为方便全市人民生产生活,市民政局统计了新建街路沿街商铺和住宅及市区其他街路门牌缺失情况,目前统计工作已完成,门牌规范化标识正在制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