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北疆黑河,有这样一位妈妈:她有数不清的孩子,每一名都是戍边勇士;她记不清为孩子们付出了多少,却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她拥军27年,用行动将母爱与爱国之情洒满北疆军营。
她叫王秀兰,只因子弟兵的一声“兵妈妈”,她走过了风雨无悔的半生拥军路。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她,虽步履蹒跚,在拥军路上却从未停歇。
7月26日,“兵妈妈”王秀兰到好八连慰问官兵。
一次偶然 三代拥军
27年前,王秀兰在一次民建会议上偶然得知,作为个体户的她可以拥军,她说:“我早就想拥军,怎么拥啊?”当时,王秀兰的丈夫刚刚去世,为了生计,她开始了经营食杂店、去俄罗斯扛包走货、去宾馆推销的日子,后来在亲友的鼓励下开起了黑河市百姓商店,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让日子一点点好了起来。出生在战争年代的王秀兰没有忘记,眼下安定幸福的生活是无数战士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用血肉之躯换来的。一次“过江”去俄罗斯,远远看到那些与自己儿子年龄相仿的兵娃子,在零下40多摄氏度的黑龙江江面上站岗执勤,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1944年,王秀兰出生在江苏泗阳的一个普通家庭,那时抗日战争还没结束,一家五口人生活艰难,不知吃了多少苦,才有机会安享如今这盛世繁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那些当兵的牺牲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拥军是我应该做的!”虽然一辈子不识字,可说起这些拥军经历,老人便滔滔不绝,慈祥的眼神中也多了一丝坚定。
1997年6月24日,中央军委为“黑河好八连”命名,看到新闻,王秀兰难掩激动,第二天就带着慰问品来到了连队,那是当时连队收到的唯一一份以个人名义送来的“贺礼”。从此,“兵妈妈”的称呼在黑河驻军的每一名官兵心中扎下了根。2012年,“黑河好八连”召开中央军委命名15周年纪念活动,王秀兰又送来价值10万元的慰问品,赞助了《北疆兵歌》联欢会。
此后,每逢重要节日,王秀兰都会带着一大堆慰问品去军营看望孩子们,27年风雨无阻。老人的行为感染了家人,三个子女都无条件支持她拥军,孙辈也“从善如流”。她欣慰地说:“一到寒暑假,孙子就跟我说,奶奶咱们去军营吧,去看看当兵的大哥哥们。”王秀兰就这样将一次偶然结下的拥军情,传承了一代又一代。
流水的兵 不变的爱
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想起有关“兵妈妈”的点点滴滴,很多战士都偷偷流过泪。“黑河好八连”的辽宁籍战士徐志新回忆说:“刚入伍时,在哨所执勤感到又苦又累,特别想家,想吃妈妈做的饭。一次值勤回来,就看到王妈妈带着饭菜来看我们,当时我们都感动哭了。”这些年,买吃的、送衣服、熬腊八粥……只要王秀兰能想到的,她都实实在在地去做了。
“连队门口的值勤‘岗楼’也是王妈妈送的。2015年之前,我们的执勤‘岗楼’冬冷夏热,她知道后,就找人建了这个冬暖夏凉的‘岗楼’送给我们。”每次在‘岗楼’执勤,战士们就会想起“兵妈妈”。
2019年春节,76岁高龄的王秀兰老人已满头银发,可她依然坚持走进军营。20多年里,每个大年三十,她都会带着家人来军营包饺子,无论天多冷,都会把热气腾腾的饺子送到每一名在哨位的战士手中,这是她和“兵儿子”们无言的约定。
近几年,受疫情影响,王秀兰进军营少了,可惦记“兵儿子”的心一直放不下,逢年过节她就和家人一起准备慰问品,打电话叫“兵儿子”们来商店取。十几年的拥军路上,她至少花费了200余万元,可她却摆摆手说:“别人说我做得够多了,可我觉得还不够,这不算什么。”
流年似水,从“70”后到“00”后,子弟兵流水般一批批来,而“兵妈妈”王秀兰对“兵儿子”的爱犹如那铁打的营盘,经年不变,历久弥新。
军民携手 鱼水情深
27年来,王秀兰先后为部队购买过电脑、图书、冰柜、洗衣机、健身器材、微波炉等慰问品。每当“兵儿子”受了表彰立了功,她都要给予奖励支持。
老人不仅关心“兵儿子”,也记挂着他们的家人。2006年,王秀兰得知安徽籍边防战士罗玉的母亲患腰椎管狭窄,一家人仅靠罗玉的父亲打零工维持生计,由于家境困难,罗玉的妹妹也面临着辍学。出差时,王秀兰将3000元现金和慰问品送到罗玉父母手上,并资助罗玉的妹妹完成学业。她说:“现在的父母能舍得孩子当兵,吃这么多苦,没人比他们更伟大了,我总得做点什么。”
“黑河好八连”的一台电脑里,一直保存着一张官兵们为王秀兰老人过生日的照片。那是2018年的除夕夜,她像往常一样来到连队和孩子们过年,正聊得开心,忽然“祝您生日快乐”的歌声从炊事班飘出,黑河军分区的领导深情地握住“兵妈妈”的手说:“兵妈妈,今天我们和八连官兵一起陪您过生日,祝您生日快乐。”突如其来的惊喜让“兵妈妈”热泪盈眶。
王秀兰老人说:“有些退伍的孩子一来黑河就会来看我,还有给我写信的,家里人就念给我听,‘妈妈,我复员到地方上班了’‘妈妈,我要结婚了’‘妈妈,我很想你’……我觉得这辈子能把拥军这件事做好就值了,没有遗憾了。”
每当老人过生日,她都会接到很多电话和包裹。一到母亲节,官兵们就会送来礼物,顺便和老人聊聊家常。对王秀兰老人来说,这些便是她拥军最宝贵的收获。
“兵妈妈”的拥军事迹在北疆黑河广为传颂,带动了全市人民的拥军热情,社会各界拥军人士纷纷加入到社会化拥军队伍。
一声“兵妈妈”,半生拥军情。王秀兰用伟大的母爱,滋润了黑河驻军部队全体官兵们的心田,用真情陪伴滋养了新时代的军民鱼水情,用点滴行动诠释了她对人民子弟兵、对祖国真挚的爱。这份爱的暖流,清澈甘甜,涓涓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