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载,早在元明时期墨尔根一带就有村落和官方活动,较为成熟的土地开发就已开始,至清代,墨尔根由于战略地位重要,经济、文化沉积深厚,农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墨尔根辖区土地的开发者
历史上,嫩江作为墨尔根副都统辖区的主体区域一直未有大的变化。清代墨尔根副都统辖区北起伊勒呼里山脊,南至讷谟尔河,西起大兴安岭脊诺敏河,东至小兴安岭岭脊,涵盖今天的嫩江市、鄂伦春自治旗、大兴安岭地区的加格达奇区和部分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讷河市、黑河市爱辉区的部分行政辖区。
清代墨尔根境内少数民族农业生产较为落后,大批来自农业发达地区的汉族农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不仅加快了嫩江境内土地开发的进程,也促进了少数民族农业的发展。清代在开发墨尔根境内土地的过程中,来自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发挥了重要作用。
墨尔根境内各民族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中共同开发了这方土地。
清初驻防墨尔根城的八旗官兵及其家属主要担负驻防和屯垦任务,推动了嫩江境内土地的开发和农业发展。墨尔根境内的汉族人主要由八旗汉军、水师营水手、站丁、屯丁、流人及流民等组成,这些汉族人迁居墨尔根后,与早期迁入嫩江流域的达、鄂等各族人民是嫩江境内名副其实的早期开发者。
驻防墨尔根的汉军,指的是已编入八旗的兵丁、取得旗籍的汉族人,历史上他们多为山东人,“随孔有德来降,编入八旗,初驻防墨尔根,后分驻齐齐哈尔、呼兰等处”;站丁和水师营水手多是三藩之乱的降兵败将被发配到这里的;流人是清政府从关内遣发到边关的“罪犯”,其中以反清的政治犯为主;墨尔根境内的流民则是指私自闯关进入嫩江流域的山东、直隶的破产农民;屯丁是从辽东一带迁入的农民。
生活在墨尔根境内的汉族人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实际上已成为墨尔根境内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墨尔根境内的汉、达斡尔、赫哲、鄂伦春、索伦等民族为改变墨尔根早期的状态作出了奉献。
墨尔根辖区土地的开发形式
清初至清末宣统三年(1911年),是墨尔根土地早期开发的重要时段。清代墨尔根土地开发主要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官屯垦荒和民人种田;第二个时期是清政府部分开禁放垦(自咸丰十一年至光绪三十年,即1861年至1904年);第三个时期为全部放垦时期(光绪三十年至宣统三年,即1904年至1911年)。
清代墨尔根的农业主要分为军屯、官屯、民屯。官屯主要指官庄、驿站、旗地等经营的官地。官地国家每年都有畜力、种子、费用等多方面投入。军屯一般规模较大。在备战两次雅克萨战争期间,为就地解决军粮问题,黑龙江八旗官兵开始了较大规模的屯田。八旗以佐为单位,各佐丁经营旗地。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廷在墨尔根城,由户部委官监督,令索伦、达呼尔八旗官兵就地垦田1160公顷,并从齐齐哈尔移汉军两佐专司屯垦、从墨尔根官兵中选出110人为养育兵,携家屯垦。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清廷决定将居住在墨尔根城的总管索伦安珠护等耕地2000余公顷,分给移住此地的官兵作为屯垦田。当时墨尔根境内军垦规模已比较大。
官垦也称官屯,是有别于军屯的,类似于今天的国营农场雏形。清代在黑龙江省的官屯,主要是由官府分别在齐齐哈尔、黑龙江、墨尔根等城设立屯垦官庄,官庄主要由清政府从辽东等地招选的能种田壮丁携带家口来到墨尔根开垦耕种,每年每丁交仓粮25石。旗屯是指分给八旗官员及兵丁的份地,包括官兵随缺地和站丁地等,当时,旗地基本上都是由八旗官兵的奴仆,即流人等开垦耕种完成的。道光年间,墨尔根旗屯官庄的壮丁已转变为由赎身的家奴和流放的罪人组成,每丁每年向官府纳粮租30石,草500束。民屯主要指建城前迁入嫩江两岸的汉、达等民族开垦的荒地,已具规模。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站丁地同官屯地一起被改为民田。在清政府招佃试垦、移民就垦政策的影响下,原有驿站站点、站屯及大批的流民自建村庄、流犯发配地等一并纳入统一管理之中。
墨尔根筑城推动土地开发
墨尔根属东北腹地,在清政府封禁令的控制下,农业发展十分缓慢。至康熙中期,墨尔根辖区的土地已经得到一定程度开发。其原因,一方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一方面是沙俄入侵——为守卫边疆、打击沙俄,清政府加强了对黑龙江边防的重视。清政府在嫩江筑城守边、开府设衙,客观上促进了嫩江境内的土地开发。
墨尔根自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筑城后,迎来了农业较快发展期。建城之初,设官庄15座,每庄配领催1人、壮丁10人、耕牛10头,每丁年上交细粮22石。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经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奏请,因墨尔根居瑷珲与齐齐哈尔“两镇间,首尾易制”,黑龙江将军自黑龙江城移驻墨尔根,建造衙署。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黑龙江副都统喀特护,由黑龙江城移驻墨尔根城,始设仓官,有通积仓273间,年储粮9万石。将军衙门驻墨尔根城,为嫩江早期的土地开发起到了推动作用。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以“墨尔根地瘠不可容众”,将黑龙江将军驻地又由墨尔根移往齐齐哈尔,墨尔根城专设副都统镇守。黑龙江将军移驻齐齐哈尔,无论是对墨尔根辖区早期的土地农业开发,还是对清中后期反对沙俄外来侵略是有着消极影响的。墨尔根的农业土地开发在缓慢中进行。
至雍正时期,墨尔根的土地开发有了较大发展。雍正十二年(1734年),墨尔根官屯设屯官1人,管理境内官庄。墨尔根城耕地面积已达30793垧。乾隆二年(1737年),增设官庄至11座。清廷命人在官兵中挑选善农耕者110人,携家屯垦,并在城外东南方建先农坛,用于祈祷丰年。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墨尔根官庄增至45处,垦地1500垧。墨尔根旗田已增至20602垧。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全面放弃“禁垦政策”。嫩江境内的土地开发推动了农业发展,汉族人的大批到来又推动了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农业已成为墨尔根发展的支柱产业。
土地开发助推墨尔根发展
清代墨尔根境内土地虽然有了一定的开发,但因当时地处边塞绝域、苦寒之地,生存环境仍是无比艰辛。史载,墨尔根“四时皆寒,五月始脱裘,六月昼热十数日,与京师略同。夜仍不能却重衾,七月则衣棉矣。立冬后,朔气砭肌骨,立户外呼吸,顷须眉俱冰。出必勤以掌温耳鼻,少懈,则鼻准死,耳轮作裂竹声,痛如割。土人曰,近颇称暖。十年前,七月江即冰,不复知有暑也。墨尔根山城,寒益烈,卧炕必为通夜之火,更设大炉。然薪于侧,焰甫尽,则寒气入室。卧者惊而起矣,数益薪,始及旦。墨尔根七月则雪。雪不必云也,晴日亦飞霰。或皎月无翳,晨起而篱径已封。旭光杲杲,雪未已也。”墨尔根辖区的先民为开发、建设、保卫这片土地作出了难以想象的牺牲。
至清中叶,墨尔根境内的农业已有了很大改善。大量关内移民的涌入带来了多种多样的农作物,“流人辟圃种菜,所产惟芹、芥、菘、韭、菠菜、生菜、芫荽、茄、萝葡、王瓜、倭瓜、葱、蒜、秦椒。茄长而不园(圆),王瓜长几二尺,皆四月后上市鬻之,然亦齐齐哈尔如是。墨尔根、黑龙江皆自食不卖。”据《黑龙江志略》记载:“新垦地亩,皆宜播种。”“傍嫩江沿岸最肥沃地当时盛产大小麦、荞麦、铃铛麦、谷子、稷子。包米、树豆、豌豆、苏子。”经清初以来,汉、满、达、鄂等各族人民的艰苦努力,墨尔根境内农业面貌发生重大变化,奠定了墨尔根作为历史有名的“边外七镇”之一的物质与文化基础。
随着土地大量开发和农业的发展,大量汉族人口迁入,为墨尔根地区带来了先进的手工业技术和商业发展行为,为墨尔根城不断兴起和繁荣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墨尔根城需要修造军械、进行成品粮加工、农具制造、商品流通等设置的木匠铺、铁匠铺、商铺、磨坊、军械修理、银匠铺等行业,从而形成了墨尔根初期的手工业。墨尔根作为北疆重镇,土特产、农产品需要流通,加之过往军人、客商多,“商饮服”、运输等行业应运而生,墨尔根城自然地成为黑龙江省北部、内蒙东部一个较大的城市与市场。随着墨尔根城镇的繁荣,人口增多、工商业者云集,清政府开始在墨尔根城开设学堂、设置庙坛,墨尔根辖区的文化得到了发展。
自咸丰十一年(1861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的半个世纪,是墨尔根土地开发的重要时期。至清末,随着墨尔根境内汉族人口开垦土地数量的不断增加,墨尔根的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汉族农民开始获得合法的土地耕种权、所有权,墨尔根境内原有的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逐渐转化为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始出现了地主阶级。
墨尔根土地开发的深远影响
经过清初以来各族人民的不断开发,墨尔根境内落后的面貌不断改善,农业发展、城镇兴起促进了墨尔根水陆交通和商业繁荣,农业、交通、商业的发展,对深度开发墨尔根又起到了深远影响,对改变封闭落后状况有着重要历史意义。
至清中后期,墨尔根城与黑龙江境内黑龙江城、布特哈城、齐齐哈尔城等军事城堡一样,随着农业及其他各行业的发展、人口的急剧增多,城市功能已逐步发展成为除具有军事防御功能外,又兼具农业经济文化。墨尔根城已成为嫩江上游的农业、经济、政治、文化的一个中心。
墨尔根辖区的土地开发、农业发展,使得祖国边疆东北部边防军粮、饷银得到了一定充实,起到了保卫祖国北疆、防御沙俄入侵、维护我国领土主权的作用,保证了嫩江境内上下游两岸经济社会的发展。
墨尔根境内大量汉族人口的增加、土地的开发,促进了墨尔根境内的经济发展,使得境内零散的村屯逐渐聚成乡镇,乡镇的形成,又促进了农村发展。最终,促进了墨尔根区域内经济向深度发展,对促进边疆与内地经济贸易及科技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墨尔根境内的农业发展、村落形成,最终形成了以墨尔根城为中心,辐射辖区全境的城市、村屯分布,奠定了现今辖区内的村屯发展格局与基础,为后来现代大城市发展带动中小城市发展创造了条件。
墨尔根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和保证了驿路驿站的发达。墨尔根水师营的设立,促进了官办水陆交通发展,这些有力地促进了嫩江与其他地区的联系,促使墨尔根产生了较高的文化,文化反过来又促进墨尔根各业的发展。
墨尔根辖区的农业土地开发,不仅使辖区内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得到了发展,也进一步加强了汉、达、鄂等各民族人民之间的团结协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