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五心”创建“五型”机关
市农业农村局全力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全市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市农业农村局锚定2022年“三农”工作发展目标和任务,聚焦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坚持用新发展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五心”创“五型”,吹响全市农业系统能力作风提升“冲锋号”,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举措加快我市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不忘初心,打造学习型机关。市农业农村局充分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青年干部学习小组的引领示范作用,在全系统掀起研讨学习“头脑风暴”,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共制订党支部学习计划5个、个人学习计划138人,组织各类学习活动50余次、700余人次。开展“解放思想、振兴发展”研讨“回头看”活动,制定2022年补充工作制度12条、问题整改方案2个,形成高质量“回头看”研讨材料90余篇,个人剖析材料17篇。创新学习研讨载体和形式,在“黑河农业”公众号开办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精讲五分钟”学习研讨专栏,学习宣讲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习近平《论“三农”工作》等理论,已展播20余期。
勠力同心,打造实干型机关。按照“四个体系”机制要求,制定我市2022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将年度工作任务逐条分解细化量化,到事、到人,实行台账管理,层层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形成上下齐抓共管工作合力。全市地方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59.6万亩,超出省下达指标任务23.7万亩。其中大豆播种面积1569.3万亩,超出省下达指标任务53.3万亩。全市建设对标农垦示范核心区89.2万亩,辐射区532.4万亩,落实黑土耕地保护示范区面积559.4万亩,投资12.96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99.4万亩。全市肉蛋奶总产量17.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6.9%。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690万亩,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376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8个。同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现代农业也取得新进展。
独具匠心,打造创新型机关。针对5个“攻坚破难”项目,制定实施方案,专班推进。与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韩天富合作,实施“伙伴行动”,开展高产创建,提升大豆产能,建设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模式核心示范方、示范区138个,面积189.5万亩。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省农业科学院、大北农集团签订中国农业科学院黑河大豆研究中心建设四方协议,持续建设黑河大豆研究中心育种试验基地,解决大豆育种“卡脖子”技术,种植大豆育种试验材料1036份;玉米杂交规模化测试组合6000份。采取“走出去”方式,赴先进地区学习、招商,大豆产业链洽谈大豆产业招商项目34个,计划总投资45.9亿元,北安市和嫩江市列入国家大豆产业集群创建名单;畜牧产业链在建项目7项,总投资12.9亿元。
倾心为民,打造服务型机关。建立包保联系机制,成立三个包保小组,适时服务指导各地“三农”重点工作开展,查找短板弱项,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实落靠。开展“深入查摆问题、回应急难愁盼”调研活动,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3篇,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0个。坚持领导干部“走流程”,领导干部共走流程30余次,解决发现问题30余个。精准落实惠农政策,落实各类粮食生产扶持补贴41.4亿元、农机补贴1.66亿元。
公心用权,打造廉洁型机关。规范制度管理,保障廉政建设。组织召开党风廉政大会、领导干部讲党课等党风廉政教育,开展“以案促改”“一把手”廉政提醒谈话、网上廉洁知识测试、参观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参加“法院公众开放日”等活动,不断促进农业系统干部职工筑牢防线、守住底线、不踩红线,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