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黑土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我市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2019年至2021年,我市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23个,投入资金19.3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70.2万亩,累计增产粮食1亿斤,农民增收2亿元;2022年,我市新建高标准农田项目9个,建设任务99.44万亩、同比增长45.8%,总投资12.96亿元、增长54.8%,争取项目资金和建设规模均位列全省前三。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精神为统领,加快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建设灌溉和排水、田间道路及配套生产设施、农田防护和生态保护、农田输配电、耕地质量提升五大工程,让“粮田”变“良田”,不断提升黑土地品质,有效提高现有耕地产出效率,提升粮食综合生产及抗风险能力,为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抓开工抓进度,强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行“10天一调度”等超常规推进举措,倒排工期,落实任务,跟踪进度,形成狠抓项目建设的强劲态势。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进工作纳入市委督办范畴,以“日跟踪、旬通报、月总结、实时调度”的方式督办检查。
优化评审流程,缩短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工期。我市农业农村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层层压实责任,制订工作计划,提前介入指导。为加快评审进程,采取压茬推进、随报随审等办法,8名专家组成项目评审专家组,对全市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审。针对各县(市、区)编制初步设计进度快慢不一等实际情况,报到市里一个,立即批复一个,为全市高标准农田项目尽早尽快开工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监督检查,严把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关。以调研、督导等方式不定期深入项目区监督检查和现场办公,强化日常监管,及时解决突发性问题。实行定期调度制度,及时掌握全市各地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情况,强化项目监督管理。同时,创新评价监督考核办法,对全市高标准农田项目进行绩效评价,把责任监督贯穿全过程,做好工程建设廉政监督。
随着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不断推进,中低产田改造成为“设施配套、全面节水、道路畅通、旱涝保收、高产稳产、优质安全、科技先进、节本增效、生态和谐”的高标准农田,全市农业基础不断夯实,耕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提升,土地的产出能力稳步提高,项目区大豆每公顷增产420公斤;土地集中连片和规模经营优势凸显,推动了种植大户和农机合作社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加快了我市农业现代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