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江市古称墨尔根,是历史上有名的“边外七镇”之一。时至今日,北疆重镇嫩江(墨尔根),依然是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部、大兴安岭南部地区极为重要的城镇之一,它因河而名,因驿而兴。历史虽已远去,但古城的记忆却永存。
墨尔根城名的由来
关于墨尔根城名的由来,有很多记载和传说。墨尔根最早是清代的驿站名,也是城池名。也有一种说法是墨尔根城因河而得名,或有河却因村而得名之说。墨尔根一说为满语,为“智慧”之意;一说系达斡尔语,是“好猎手”的意思。
墨尔根,元代是西祥州(今吉林省农安县东北约六十里处之古城)至失宝赤万户府(今黑龙江省瑷珲镇瑷珲公社附近)的重要站点。明代为“海西西陆路”驿站中的一个站,为木里吉卫站所。清初墨尔哲勒屯长来归,编为墨尔根四十佐领,号“新满洲”。
墨尔根建置之始末
史载,早在元明时代墨尔根城一带就有村落和官方活动。嫩江历史上,最早的卫所、老驿站屯、墨尔根村的传说与故事等都与此相关。
17世纪中叶,为加强东北边防,反击“罗刹”对黑龙江流域的侵略,清康熙帝以“永戍黑龙江”思想出发,于1683年12月13日设立黑龙江将军府,黑龙江从此建省。黑龙江将军府最初设在黑龙江左岸旧瑷珲城,为此又称瑷珲将军府。
清政府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开始在墨尔根驻兵。第一次雅克萨战争后,清康熙帝“以墨尔根地方紧要”,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九月“从议政大臣议,决定筑城驻兵,命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及副都统一员驻在”,所建城即为墨尔根。副都统博定(后来的第三任黑龙江将军)具体负责在嫩江筑城事务。墨尔根副都统衙门是黑龙江地方基层政权之一,隶属于黑龙江将军衙门之下。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建造墨尔根城之时,设内外城郭,内城“排木为垣,实为土,具雉堞之观,四门皆有楼橹”“外郭筑土为之,方十里”。内城周长1453米,高6米,内外立木,中间填土,东西南北各设一角楼;外城周长4080米,东南西各设一门,北设二门。又据民国《嫩江县志·疆域》记载:“其制则内城、外郭。内城之垣,松木为栅夹于外,中实以土。高一丈。周围四百五十四丈,女墙皆备。东西南北二门。”
墨尔根自设府建城以来,其辖区北起伊勒呼里山脊,南至讷谟尔河,西起大兴安岭脊诺敏河,东至小兴安岭岭脊,涵盖今天的嫩江市、鄂伦春自治旗、大兴安岭地区的加格达奇区和部分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讷河市、黑河市爱辉区的行政辖区。
墨尔根自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筑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黑龙江将军与墨尔根副都统移驻墨尔根,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副都统移驻齐齐哈尔,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复设墨尔根副都统衙门,马喀礼任副都统,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五月撤副都统设嫩江府,共历两百余年。
墨尔根自建城以来,在中国北疆黑龙江省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为保卫祖国、抗击外来侵略、屯垦戍边、发展经济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