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跣足之习到旗风寸子鞋,从精巧绣花鞋到保暖耐用的靰鞡鞋,从中式传统之风到融入外来元素……清朝时期瑷珲一带满族女性的“足下之美”,体现出了多元北方文化、传统关内文化、外来西式文化的相互碰撞与交融。
封建社会女性缠足是持续了千年之久的一种畸形审美,但是世代生活于白山黑水间、马背上得天下的满族并无此束缚。《黑龙江外记》记载:“夏日妇女多跣足或剗袜行,然野花满鬓,老少无分”,《黑龙江志稿》记载:“两足常跣”,张光藻有诗云:“相看头上花枝好,何处行来赤脚仙”,瑷珲虽地处东北,寒季早长,但崇尚“天足”的满族女性依然保留着“修头不修脚”的传统习俗,这与她们长期形成的在生产、生活中承担的重要责任和务实质朴的生活态度息息相关。
民族学家富育光口述的满族说部《群芳谱》中有对瑷珲女孩“脚蹬黑边红面儿高跟儿踢花寸子鞋,步履摇摇,款款而行”的描写,寸子鞋是清朝时满族女性穿着的旗鞋,在鞋底中间有木制厚底,按木底型不同又有“花盆底”“马蹄底”之分,这种鞋适合没有缠足的正常脚穿着,其产生与东北气候环境特点关系密切,既能避免雪地和泥泞弄脏鞋面,又能避开草窝山地的蛇虫。
自清初开始,政府多次严令禁止缠足,光绪时还曾有《劝行放足歌》,言辞恳切,情理兼具“:照得女子缠脚,最为中华恶俗,幼女甫离提抱,即与紧紧缚束。身体因之羸弱,筋骨竟至断缩;血气既未充盈,疾病随之暗伏。轻者时呼痛苦,重者直成废笃;举动极为不便,行走尤形踯躅。懿旨屡经诚谕,士民尚不觉悟;人孰不爱儿女,微疾亦甚忧痛。惟当缠足之时,任其日夜嚎哭;对面置若罔闻,女亦甘受其酷!为之推原其固,不过扭于世俗;意为非此不美,且将为人怨怒。不知德言容工,女诫所最称述;娶妻惟求淑女,岂可视同玩物?父母于女何人,男子于妻何若?是皆愿其贤孝,岂忍摧伤肉骨,美恶况由天赋,何必若此折劚;现当振兴实业,男女事各有属。各省业已风行,纷纷会谈大足;省垣议时绅首,竟思返本还朴。联名禀请示禁,堪为女子造福;应准通行晓谕,从此亨衢同步。岂为感召天和,富强于焉拭目;务各互相解释,切勿再事拘囿。”然而缠足非但屡禁不止,随着满族汉化,满族女性渐渐也开始效仿汉女以缠足为美,缠足之风愈演愈烈遍及全国,也流传到了瑷珲一带。幸而这里的北方各族崇尚自然、民风淳朴,虽也有缠足现象存在,但并未形成风尚。俄国人马克在《黑龙江旅行记》中记录了他在瑷珲时对瑷珲女性的“小脚”和绣花鞋的印象“:满洲妇女的脚也非通常议论的那样丑陋,她们的脚的确很小,但绝不因此而难看,况且脚上还穿着用丝线绣得十分精巧的红花鞋。”
瑷珲女性将她们对美的追求巧思于绣花鞋之上,布料以棉布、彩绸为主,鞋型以传统的圆头居多,也有尖头,鞋色年轻女性用色鲜艳,年龄越长越庄重、朴素,绣花纹样繁多,以各式花草纹为主,寓意美好。
为抵御冬季严寒,瑷珲一带女性外出同男子一样穿着靰鞡鞋,《龙江戍略》记载:“土人著履曰乌拉(靰鞡),制与靴同而底软,连帮而成,或牛皮,或鹿皮,缝纫极密,走荆棘泥淖中不损不失,且能耐冻耐久,市有专肆。”《瑷珲县志》记载“:履类有靰鞡,以革为之,履冰不滑,藉以靰鞡草不冻足。”靰鞡鞋用一整块皮压制而成,使得鞋底与鞋帮成为一个整体,缝合的位置在脚背的鞋面处,再以捏褶儿调节鞋料余量,鞋帮周围穿有长皮条,相当于鞋带。穿靰鞡鞋时,要先在鞋里絮上靰鞡草,才能起到保暖作用,张光藻曾作诗句“暖气蓬蓬到脚跟,靰鞡草似絮棉温”,过去说“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靰鞡草”,可见对其保暖效果认可度之高。
随着《瑷珲条约》签订后中俄两国互市贸易的发展,外来文化也逐渐在瑷珲社会的各方面有所体现,女性绣花鞋也不例外。瑷珲历史陈列馆馆藏的清末满族飞鹤花草纹绣鞋可以说是别具特色、颇具代表性的一双。中式水粉色缎鞋面、绣花,西式窄长鞋型、尖头、鞋口和鞋帮外缘饰镂空皮装饰边、有绑带与金属扣头、皮质平底带后跟、鞋帮内里和鞋垫也为皮质。一双绣花鞋,集中西风格特色于一身,取长补短,既柔美灵动,又更结实耐穿。瑷珲女性的“足下之美”,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性,是探究瑷珲历史、民俗与文化的一个由小见大的视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