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黑河学院积极服务边疆发展、促进民族团结
始建于1958年的黑河学院,是中俄4300多公里边境线上我国境内唯一一所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是我国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聚集区域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以培养区域型人才,服务边疆发展,促进民族团结,传承、挖掘、保护多民族文化为己任,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结合地方需求培养专业人才,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人才库。学校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人才培养和培训,共培养了10万余名基础教育工作者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适用人才,提高了民族地区在岗干部职工整体素质。自2008年3月以来,学校在师范生中选拔优秀学生开展顶岗实习支教工作,先后选派23批百余名学生到爱辉区四嘉子满族乡中心学校、孙吴县民族中学开展顶岗实习支教,有效缓解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师资紧张状况。2018年至今,学校选派2批41名同学赴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开展顶岗实习支教,有效解决阿勒泰地区中小学及幼儿园双语教师不足问题。
开展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研究,担当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学校成立中俄边疆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组织了多个研究团队开展鄂伦春族、达斡尔族、满族等世居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研究,立项百余项国家、省和校级研究课题,推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应对措施,使民族特色鲜明的文化样式得以保护和延续。学校积极承办“瑷珲历史文化论坛”等多次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论坛、研讨会,与逊克县新鄂乡共建“鄂伦春民族文化研究基地”,为爱辉区坤河乡库木勒节、达斡尔人南迁360周年纪念活动、富拉尔基村南迁纪念广场设计提供学术支撑和历史文化支持,协助爱辉区四嘉子满族乡举办首届“颁金节”。
学校注重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挖掘与保护工作。2017年引进全国十佳民间艺人、黑龙江省非遗项目桦树皮制作技艺传承人陶丹丹为美术设计学院教师,开展树皮画公益教学。2017年开始,音乐学院与瑷珲镇政府开展对满族“玛虎戏”的传承与挖掘,首次大胆尝试编排《神佑古城》,让“玛虎戏”走上艺术舞台。
发挥学科优势展现民族特色,做宣传民族文化和民族团结的践行者。学校美术与设计学院承担了黑河市及周边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美术课程,从最初的爱辉区四嘉子满族乡中学发展到现在全市20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中小学。为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族乡公共区域、鄂伦春民族纪念馆、坤河达斡尔乡公共区域创作大型壁画。学校音乐学院关志英老师常年致力于鄂伦春民族文化艺术研究,编著了校本教材《鄂伦春说唱艺术》,开设鄂伦春说唱艺术、民族舞蹈采风专业选修课,培养民族艺术传承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