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辉区聚焦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方式方法,以严密的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引领脱贫攻坚工作高质量推进。
爱辉区活化培训形式,采取集中举办培训班、出去学、家里学、地头学、乡村两级站点学等形式,提升村干部队伍素质,先后连续两年组织部分贫困村干部开展素质提升行动,赴贵州六盘水、遵义、延安、孙吴县等地学习考察,不断增强贫困村党组织书记致富带头能力。注重加强对贫困村“两委”人员的集中培训,举办全区贫困村“两委”干部培训班,进一步提高村干部履职能力。连续多年把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作为重点,建立了农村发展党员绩效考评、延伸把关、预警等一系列制度,着力解决农村党员队伍青黄不接问题、发展党员家族化问题,进一步改善党员队伍的年龄和文化结构。去年以来,新发展农村党员21名。
爱辉区坚持把贫困村党组织活动与发展农业、建设农村、致富农民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农家书屋、现代远程教育、科技讲坛等学习资源,组织党员群众学习实用技术,掌握致富本领,拓宽致富增收渠道。各乡镇党委切实履行主体职责,指导各贫困村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制定党建主题和实践载体,围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开展乡村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扶志教育等,每月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截至目前,贫困村党组织共开展主题党日活动270余次。积极探索“互联网+”发展新模式,在每个贫困村发展一名党员电商,举办三期农村党员“电商”骨干培训班,加强电子商务知识的普及。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和农村党员干部的带动优势,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产业发展上下功夫,去年以来,累计投入扶贫专项资金4800万元,用于贫困村道路硬化、自来水工程、房屋改造、文化体育休闲设施、绿化亮化、环境综合治理,打造出了以瑷珲镇瑷珲村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村,以上马厂乡西山后村为代表的自然生态村,以四嘉子乡西四嘉子村为代表的特色农业村,以新生乡新生村为代表的民族风情村,逐渐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产业”,推动贫困村屯尽快“摘帽”。
爱辉区培育了一批“叫得响、立得住、推得开”的贫困村党建示范点,以典型引路,开展“党建拉练”活动,组织各村屯党员干部赴示范村观摩学习,通过查看“软件”知特色、观看“硬件”明不足,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达到辐射和带动效应。不断加大基层基础保障力度,将农村党建经费和党员教育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及时拨付,确保了村党组织活动有保障、工作有经费、学习有场所。(作者:韩玉洁朱占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