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在黑河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为了加快大豆经济的发展,必须解决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大豆的竞争优势,把大豆产业做大做强。春耕在即,农业专家为大豆生产支招。
把我市建成全国最大的食用豆生产特区。深入了解、把握国家对农业、大豆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食用豆为主的生产方向,坚持绿色发展,良性循环,提质增收,充分依据我市品种资源和独特生态条件优势,努力把我市建成全国最大的非转基因绿色大豆生产基地,建成“蛋白豆” “芽豆”等专用大豆品种生产基地,争取得到国家的最大扶持,让农民从政策中得到实惠,把中国人食用大豆的饭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保证中国人食用大豆安全。
坚持合理轮作保证均衡增产。合理轮作能有效减少病虫草害的发生,特别是防止恶性杂草的蔓延与危害尤为有效,轮作还可以防止土地养分的单一消耗,所以,合理轮作不仅是大豆高产的需要,也是保证作物周期均衡增产的必要条件,轮作也是实现绿色发展,良性循环所必需的。从我市生产实际看,目前,我市平原区是“米豆”、 “杂(粮)豆”轮作,山区“麦豆”或“薯豆”都是短期轮作。从近期看,一定不种多年重茬豆,从长远看,努力做到不重不迎。
努力提高单产。要科学分析我市与世界先进生产国家的产量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市与其他主产地的热量、降水条件差异很大,这方面是难以改变的。生产水平的差异,是可以追赶的,今后我们应在加大投入,精耕细作、土地连片种植、高度机械化等方面下大力气,使我市大豆单产快速提升,在目前的情况下,只有提高单产,才有更高的比较效益。我们应紧紧抓住高产这个目标,通过综合配套技术,向国营农场学习,创建大面积机械化,亩产达到180-200公斤左右(在正常年份我市50%左右的耕地是可以实现的),把大豆单产提高至世界平均水平。
抓好整地。我市今年大豆面积大部分为玉米茬。去年,许多玉米茬未来得及进行旋耕、松耙、起垅等整地作业。今年,一定要抓住“火候”,在土壤返浆期进行机械灭茬,旋耕一至二遍,旋耕要与起垄连续作业一次完成,把地整好。垄作地块一定要在返浆期把垄起好,为防春旱打下基础。今年,我市春旱的可能性较大,要坚持春季尽量减少翻动土壤,连续作业,播后及时镇压的抗旱保墒原则。
选择好主栽品种。三、四过渡积温带以东生1号、东生7号、北豆40等为主栽品种,搭配东生6号等品种;第四积温带应以黑河43、克山1号、黑河38等为主栽品种,搭配黑河52、金源55、圣豆15等品种;第五积温带应以黑河45、华疆4号等为主栽品种,搭配黑河53、龙达1号、北豆42、黑河51等品种;第六积温带上限应以华疆2号、黑河33为主栽品种;第六积温下限应以黑河49、黑河35等为主栽品种。在熟期相近的品种中可根据订单的要求尽量选择秆强、抗病、适于大面积机械化栽培的高产品种。种植面积较大的农户要选择熟期比当地主栽品种早一个积温带的品种搭配,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黑河43、黑河45、华疆2号等品种既是高产品种,又是适应性广,蛋白质含量较高的“蛋白豆”,应在各适应区内尽量选用。
适期早播,力争一次保全苗。根据多年试验和生产实践,我市三、四过渡积温带播种期一般以4月末至5月10日结束为宜;第四积温带以5月5日至5月15日结束为宜;第五积温带以5月10日至5月20日结束为宜;第六积温带5月15日至25日结束为宜,最晚不宜晚于5月末。种植面积较大的农户和低洼易涝地块,以适期抢早为好。为减轻种子发芽到出苗的病虫危害,提高发芽率,苗齐苗壮,一定要对种子包衣,力争一次播种保全苗。
黑河市老科协理事、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分院研究员 刘 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