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政策机遇 立足资源优势 增强“造血”功能
北安自和村:壮大集体经济 发展活力倍增
北安市二井镇自和村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促进增产增效、带民脱贫致富的突破点和着力点,紧抓政策机遇,立足资源优势,增强“造血”功能,创新集体经济管理形式,开展农村土地确权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如今,日趋壮大的村集体经济,为发展增添了活力,更有力地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
自和村积极理清集体土地资源,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成立土地确权工作组织和清产核资、成员确认等改革工作小组,确保每个改革环节各司其职,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改革的每个阶段工作保证民主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对改革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表决解决;将土地确权的各项数据在各屯组显要位置公开,让村民充分了解情况。同时,成立自和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设立集体股、劳龄股、基本股、奖励股,明确集体股占总股份20%,由股东选举产生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
充分发挥新集体经济组织作用,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管理集体经济组织的各项事务,建立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紧密联结的利益机制,形成利益衔接的村级经济管理体制,有效提高群众参与集体经济事务的热情,防止各类贪腐现象产生。集体经济组织以农村土地确权新增耕地为突破口,在土地资源上做文章,大力开展土地规模经营、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等发展项目,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在党员和村干部的带头下,全村多出的耕地全部收归村集体,按照集体新增耕地管理,规范完善土地台账重新对外发包,当年获利49万元,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力。实行收益按股分配,将村集体经济收入留存一部分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剩余部分实行按股分配,有效缓解了农民土地不均的矛盾,由少数人获得利益向全体村民收益转变,在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使经济组织成员得到集体收入增加带来的收益,走出一条集体增收的创新之路,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通过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村集体经济收益的使用方向,农民期待解决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将一部分新增耕地收取的费用用于基础建设,改变了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对公益事业建设投入力度不足的问题。针对良种屯机电井水质差、村民不愿意饮用的问题,自和村投资6.8万元将临近的自治屯优质饮用水引接至良种屯,使良种屯119户240人吃上安全饮水。
|